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樓市新政背後的曖昧姿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4 10:37:03  


 
  像中國的很多事情一樣,細節決定一切。

  例如,首付要求加強過後最多可能也只是導致一些沒有政府(也就是國有銀行)支持的中小開發商倒閉。但只要大型國有開發商能夠輕鬆獲得信貸,中國的土地拍賣中就有可能繼續頻現“地王”。今年早些時候全球經濟疲弱不振的矛盾背景之下就有過這種情況。

  土地出讓價款是地方政府最大的收入來源之一,它們肯定沒有放棄高地價的動力。

  至於加大廉價保障性住房的供給,這不是北京第一次、可能也不是最後一次做出這樣的承諾:截至8月底,中國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共計投入394.9億元,僅完成中央設定目標的23.6%。

  很多觀察人士在問,新加坡為其90%的人口提供政府資助的住房,中國政府為什麼不能借鑒它的成功經驗。對此中國政府從來沒有給過明確回答。相反,中國甚至自豪於其房地產市場是世界上商品化、市場化程度最高的之一,儘管這樣的政策激起了公眾強烈的反對聲浪。

  政府用得最頻繁的說辭是,房地產行業存在著一種嚴重的兩難,一方面它是一個強大的經濟增長引擎,但另一方面它也是社會動蕩的一個潛在源頭。

  官僚與企業之間的商業利益深度交織等其他因素,也使情況變得更加複雜。因此中國政府清理房地產市場的決心,更多地不是能不能做的問題,而是願不願做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