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式“蝸居” 掩蓋了通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5 10:54:33  


 
半數消費 都用於買房

  這些都跟《蝸居》有關,《蝸居》講的不僅是“房奴”的故事,還道出了“房”引導出中國人的愛恨情仇,“房”演繹著中國經濟起伏跌宕。

  與《蝸居》有關的,是兩個數字概念,一是中國人人都想有房,而學界調查又說房價暴漲,中國85%以上的家庭買不起房,這就是中國式“蝸居”的普遍尷尬。另一個數據則說,今年中國半數消費都用於買房了。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顧雲昌說,今年中國一手房和二手房銷售總額可能達5.7萬億人民幣至6萬億人民幣。

  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司長王炳南說,今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可能達12萬億人民幣。當然還有說法,指今年新增信貸約10萬億人民幣,其中至少兩、三成進到房地產市場。

  為刺激經濟,中國貨幣投放量之大,前所未見。貨幣流通的需要量,也前所未見,因為不論是大國企的搶“地王”,還是小老百姓的炒貴樓,相當數量的貨幣流到房地產中。

錢流房市 怎麼拚消費

  中國式“蝸居”問題,是人們怕未來買不起房,怕錯失發財機會,錢都流到樓市,未來要節衣縮食供樓,不敢消費,原來是社保、醫療、教育“三座大山”壓著,現在是山外有山。如此下去,政府擴大消費,以內需為主導的轉變之路,豈不要落空。

  再一問題,是中國領導層希望以城鎮化推動,帶出新經濟活力,這絕對是中國方向。問題在於農民或農民工進城就要住房,以現在的房地產市場看,他們要不買不起樓而不敢進城,要不就在城邊製造新貧民窟,中國就成了巴西。

  另一問題,則是中國式“蝸居”,舒緩了通脹,掩蓋了通脹。如果經濟走勢不變,如果政策實施不改,信貸持續寬鬆,通脹可能真由預期而為現實;但經濟會有起落,政策會有緩急,房價暴漲有個頭,信貸政策會改變,資產價格泡沫不是自己破就是被擠破。所以說,中國經濟仍有爭議,中國領導層還有“兩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