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西方請勿對中國投資非洲說三道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14 10:30:47  


 
  中國政府與非洲的接觸讓很多人極為苦惱。西方援助國譴責中國政府以似乎毫無顧忌的方式投資於蘇丹等國家。包括在一些非洲國家,中國日益增強的影響力也激起了憤怒。尼日利亞激進分子把中海油(CNOOC)獲取60億桶石油的做法,比作蝗蟲襲擊。

  這些異議誇大其詞了。它們經常是別有用心。中國並非慈善家,但中國的崛起可能仍然是非洲擺脫貧困的最大希望。在截至2007年的8年裡,此次金融危機前,非洲國家每年的平均經濟增速超過4%,遠高於以前的水平。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因於更優秀的經濟管理、債務減輕和資金流入增加(部分來自中國),但也是因為中國需求推動了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贊比亞經濟學家丹比薩•莫約(Dambisa Moyo)表示:“中國在非洲的角色比戰後任何時期、任何其它國家都更廣泛、更複雜、更認真。”莫約所著的《致命援助》(Dead Aid)一書激怒了西方援助國。

  針對中國影響力的很多批評都相當空洞。正如中國(以及日本)官員所指出的,西方的記錄不值得效法。對歐洲與非洲關係的最佳概括可能是:長達幾十年赤裸裸的掠奪,然後是極不成功的修補嘗試。冷戰期間,西方政府支持非洲各地的獨裁者和竊國者,從扎伊爾(現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蒙博托(Mobutu Sese Seko),到英國訓練出來的烏幹達殘忍的伊迪•阿明(Idi Amin)。再近一些,捐助國常常以限制條款的名義,將災難性的經濟時尚硬塞給不幸的受援國。有這樣的援助國,誰還需要敵人呢?

  中國的實用主義也許會帶來更好的結果。首先,注重基礎設施意味著,即便交易受到腐敗的侵蝕,至少受援國最終會得到公路、機場或醫院。(好吧,或者是一座足球場。)亞洲很多國家的增長(包括中國自己)都建立在基礎設施上。日本政府官員經常把自己對東南亞採取的以商業為導向的方式——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等國從日本的貿易和投資中受益匪淺,與西方在非洲推行的冒險發展戰略相對比。

  其次,中國的模式建立在貿易的基礎上。莫約表示,與容易被抽幹的政府間援助相比,真正的商業機會更有可能促進發展。世界銀行(World Bank)行長羅伯特•佐立克(Robert Zoellick)告訴英國《金融時報》,幫助非洲創建低成本的製造基地符合中國的利益。

  第三,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中國並非唯一在非洲大陸尋找機遇的國家。除了西方國家,印度、巴西和俄羅斯也在這裡爭奪業務。這應該會讓資源豐富的非洲國家有能力爭取更有利的條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