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看待中國碳減排的量化目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07 10:04:13  


 
  氣候問題是近十多年來國際關係的一個重要課題,如果不出意外,將在後危機時代繼續成為影響國際關係、國際政治和國際格局的一個主要問題。中國雖然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仍有繁重的發展和脫貧任務,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很低,但畢竟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已位居世界首位。

  考慮到中國經濟的規模及成長,中國在碳減排方面的行為如何,對實現《京都議定書》制定的全球減排目標至關重要。這也就意味著中國必須擔任更大的減排責任。在這一問題上,客觀地說,中國的回旋餘地不大,如果中國處理不好,過去通過艱苦努力建立起來的國際形象和國家軟實力必會受到損害,所以,與其在國際壓力下被動減排,不如主動出擊,在參與國際氣候問題的解決中搶占話語權。

符合經濟轉型需要

  其次,碳減排的量化目標也是中國最終實現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需要。氣候惡化和全球變暖對發展中國家更為不利,從過去幾十年氣候變化的歷史來看,其對中國造成的危害遠超世界多數國家,因此,氣候和碳排放問題更事關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以及可持續發展。中國之所以深受氣候和環境惡化之害,根源還在於重複西方早期工業化時以消耗資源、能源和污染環境為主的發展道路。

  人們看到,儘管改革以來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但在“兩高一低”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下,中國的環境早已不堪重負。作為一個後期的工業化大國,中國已經喪失了傳統工業化的條件,世界的資源和能源不足以支撐高碳排放的發展方式,所以,中國必須在資源和環境的約束下開辟一條新的工業化之路來。這已經不以中國的意志為轉移,不管中國是否同意和喜歡,都必須背負起為後發國家探索低碳發展的重任。

  但至少到2020年前,中國還將處於重化工業和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特點是,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還會繼續增加,因此,如果中國不採取得力措施,其能源和資源瓶頸將會更加凸顯,難以支撐未來的可持續發展。而從目前來看,由於各種政策、體制的原因以及包括地方政府、工商資本利益集團的阻擾,儘管高層再三強調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可取得的效果有限。

  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表明,有時借助外力,對推進國內改革是有益的。所以,中國此番以國家信譽做保障,向國際社會承諾一個較高的減排目標,意在通過這種倒逼方式,下狠心去採取節能減排措施,以徹底實現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的轉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