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上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東大廳與美國總統奥巴馬舉行正式會談。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11月23日電(記者 岑嵐編譯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日前結束亞洲之行,國內國際各界褒貶不一,特別對其三天的訪華行程眾說紛紜,一周以來,媒體關注熱度不減。
最新一期美國時代周刊登卡拉貝爾(音譯)的文章,題為“鷹可以擁抱熊貓嗎?”,文章指出,儘管尚未與北京達成具體協議,奧巴馬的中國之行加強了中美經濟關係、鞏固了兩國經濟體相互結合的事實。
奧巴馬在其亞洲之行中安排密集訪華三天,他表示歡迎中國作為全球新經濟力量,並且拒絕中國的興起意味著美國衰落的說法。然而,在奧巴馬著力處理國內和國際問題包括伊朗阿富汗問題之際,3.5和8.9這兩個尷尬數字總是徘徊不去。3.5是美國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而8.9是中國的同期GDP增速。儘管GDP統計數字非完美指標,兩個經濟體對比明確不過。
文章說,中國人和美國人都謹慎認為兩國經濟相互依存。在很多方面,中美經貿是互利的,這也是全球金融風暴未至於造成大衰退的主要原因。過去廿年來美國資本大量進入中國,對中國快速城市化和現代化以及中產階級的形成貢獻良多,所以現在中國消費方面可以很進取。
隨便在標普500之中找間公司,它一定有個中國故事。比如,英特爾在大連投資數千萬美元開設新廠,耐克簽約中國籃球明星姚明深耕在華市場,聯邦快遞在中國及環太平洋地區投資數十億美元拓展物流產業,這不但令外國公司運作更順暢,而且在此過程中將現代化運輸物流知識出口到該區域。資本與知識的轉讓對中國的成功至為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