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九大名校聯盟 中國版“常春藤”只是噱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09 10:27:39  


 
  對於組建這樣一個聯盟,北京大學教授王義遒認為對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肯定是有利的”。他指出,開放性是美國大學現在最大的優勢之一,中國要成為高等教育強國,大學要多樣化,而要實現多樣化,最重要的就是對外開放。九校互認學分,可以促進九校學生之間的交流,有助於推動中國大學的開放性。

  但對於聯盟以外不少高校而言,它們擔心這種“強強聯合”會形成教育資源的壟斷。例如有“高校重鎮”之稱的武漢沒有一所高校在聯盟內,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周光禮在接受《楚天都市報》訪問時就道出了憂慮:“聯盟中沒有湖北高校身影,這對我省高校將造成較大壓力,但我們也不能幹著急,要採用相應的方式來積極應對。如果不想辦法,聽之任之,可能我們會遠遠落在聯盟高校後面。”

  《中國青年報》也認為,其他學校的擔心不無道理。報道指出,成立聯盟的九所大學都是中國首批進入“985工程”建設的高校,雖然數量還不到全國普通高校總數的1%,但卻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許多重點教學和科研基地,占據了相對較多的教育資源。會否因此形成教育資源的壟斷? 

  教育評論專家熊丙奇建議,如果中國版“常春藤”有心要使中國高等教育趕超世界一流,就應該致力於打造公共平台,把自己的教育資源向全國所有大學輻射,對其他中國高校產生帶動的作用。

  他認為,大學之間聯動,共同培養學生,構思是好的,但如果這種構思不是真正為學生的權益著想,而只是想創造一種概念,甚至是某種噱頭,就極有可能停留在無法操作、難以推進的概念層面,成為“政績工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