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欲拉中國組G4的若干猜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10 09:35:35  


 
  G20之所以不再徒具虛名,獲得水到渠成、名副其實的“正名”,是因為其本身具有更加廣泛的代表性,能夠平衡各方的力量在推動世界發展的進程中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而這正是七國集團越來越感力不從心的,如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所說:“七國集團還沒有死亡,但這個組織正在走向盡頭。”

  由此看來,七國集團實施從G7到G4變身計劃的依據在哪裡,到底能不能行得通,都還是一個疑問。試想一下,本質上苦苦支撐G7根基的G4若成型,都會有什麼樣的一些猜想。

  猜想一,中國登堂入室,獲得一定的尊重,並享有相應的話語權。基於中國作為世界越來越難以忽視的經濟體,作為帶動全球經濟發展越來越強大的力量,能夠得到一定的尊重並享有相應的話語權,並不是沒有可能。只不過中國並非“富人”,進入富人逐獵的領地,還要冒著舌戰群雄的風險。

  猜想二,G4 的出現,僅僅是作為挽救G7的替代工具。看看G4的構成,除了中國,其餘的還是原先G7的班底。表面上看起來瘦身了,其實未必,其中的日本基本是唯美國的馬首是瞻的,歐盟代表著實力不同一般的歐洲,儘管就像不聽話的壞小子,常常耍點小脾氣為難美國,但是,畢竟是一個鼻孔出氣的,不會徹底撕破了臉皮。這三方若是形成了一個聲音,中國豈不就成了擺設和裝飾,G4成了G3,就等同於原來的G7,G4純粹就成為G7複活的軀幹了。

  猜想三,以加入G4的“榮耀”來限制中國。中國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勢頭,幾乎是難以阻擋的。由美國、歐盟、日本及中國組成G4,一方面可以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使自身受益,並讓中國也嘗到一些甜頭;另一方面,可以借助G4的框架看住中國。

  猜想四,把G4作為阻擊G2的武器。由美國與中國構成引領世界的G2,曾經一度成為熱門的話題。當然在目前看,中國要擔當G2中的一方,無論從實力還是時機都不成熟,況且,由於有利於加快自身發展的需要,中國也未必願意成為G2的一員。同時從長遠看,隨著中國實力的進一步增強,將來自然而然形成G2也不是沒有可能,這種情況恐怕不是想要獨自主導世界的美國所願意看到的,於是,及早構築G4就成了阻擊G2的有力武器。

  猜想五,讓G4來分化瓦解世界的新興力量。勉為其難獨獨接納中國加入“富人的俱樂部”,可以理解為是對中國的重視,也可以理解為拉攏中國貌似進入了自己的領地,進而造成了脫離新興發展力量群體的視覺印象,以此實際導致新興經濟體、發展中國家力量的渙散,減弱對於要求提升在世界上的發言權、話語權的訴求,從而達到繼續維護富人集團的地位和利益的目的。

  實際上,作為替代G7的G4到底有多少生命力,有很大的未知數。而且,組建G4,要舍棄G7中的加拿大,拋開G8中的俄羅斯,且以歐盟來代替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能否獲得這四個國家的認同,也都還存在不小的懸疑。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