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給師德“標價”又何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30 08:51:29  


 
  書教得好與壞,可從學生的成績單看出來,而師德似乎一直沒有明確的評價標準。正如大多數贊成者所言,道德的花朵需要開在現實的土壤中,教師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同樣要養家糊口,沒有“安於清貧”的義務。對道德高尚者給予物質鼓勵,並不等同於販賣師德,符合“付出有回報”的題中義。 

  當今社會進入商品時代,既然財富給愛情標價、家產給親情標價已逐漸為人接受,師德為什麼不能稱重標價呢?事實上,在有償家教、兼職走穴,甚至各種“潛規則”的頻頻衝擊下,傳道授業解惑已有演變為賺錢解惑授業的趨勢。想保證自古神聖的師德不致繼續被稀釋,也大有必要及時在師德與利益間作出合理規範。 

  將師德量化,為自律的教師添了他律的標準,有了提升個人修養與道德的參照物,從而“以師德,促學生之德”——前提是量化師德時要有效遏制教師的利益衝動,盡可能淡化功利色彩。 

  要知道,師德量化不等於內涵和外延簡單量化,不等於標準格式化或異化,否則就會改變教師的人格走向和行為選擇,造就口是心非騙取高素質評價的教師,反而毀了社會道德的根基,讓這一“看起來很美”的政策招致眾怨。 

  如此一來,就要求稱量師德這杆秤的准星必須公平、合理、科學、健全,既有激勵又有約束。而這複雜的考核也許不能僅僅靠計算機冰冷的“智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