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期待已久的創業板和最先上市的股票可能面臨著艱難的開局。 |
中評社香港9月29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28日載文《中國創業板:瑰寶亦或垃圾?》,摘要如下:
本周所有目光都將轉向中國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中國新設立的創業板市場將讓上市新股的行業進一步膨脹。就在幾天前,創業板的推出時間似乎恰好迎合了對中國IPO的熱情最為高漲之際。
但上周,在香港上市的兩只新股和在納斯達克市場上市的盛大遊戲(Shanda Games)都收在了發行價之下。中國期待已久的創業板和最先上市的股票可能也面臨著艱難的開局。
新創業板的定位是中國的納斯達克,將吸引初創和科技企業。22家公司已經獲批,預計下月初開始交易。
香港也在1999年推出了自己的創業板,當時也是IPO的鼎盛時期。其中的想法是這個較小的市場能夠允許不符合主板連續3年盈利要求的初創成長型公司能夠獲得資金。最終,在香港創業板上市的許多公司都是富豪大亨旗下的企業,他們有機會找到了迅速籌資和上市的途徑(如和記黃埔(Hutchison Whampoa)的TOM集團(TOM Group)和新鴻基地產(Sun Hung Kai Property)的新意網集團(SUNeVision)),而不必費力打造能掙錢的企業。
投資者很快失去了興趣,創業板成為了恥辱的標誌。只要企業符合資格,他們都會直接提出到主板上市。香港已經存在大量慘不忍睹、流動性很差的“仙股”,創業板市場的建立更是雪上加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