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從“拉加德預言”看中國經濟兩難困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15 09:04:11


 
伴隨痛苦的“僵屍企業”的退出

  受雷曼危機後的4萬億元經濟刺激對策的推動,企業過度增加了設備和債務。如果效率低下的“僵屍企業”的經營陷入困難,并從市場退出,國家整體的生產效率將提高,增長力也將隨之提高。

  但中國政府面臨著進退兩難的局面。改革將伴隨著痛苦,正如同90年代之後的日本所經歷的那樣,由於經濟泡沫破裂,企業陷入倒閉,不得不削減債務和實施裁員。但是中國與日本不同,在積累財富之前就迎來了轉折點,因此不管是經濟層面,還是社會層面抗衝擊能力都比較弱。

  如果淘汰僵屍企業,失業人數將增加,消費將出現下滑。結果將導致“從投資到消費”這一經濟結構的轉變無法推進。因此,政府采取“壽命延長對策”讓低效企業繼續生存,導致衝擊的岩漿不斷累積。

  不僅如此。還有出動財政來創造需求的手段,但是這可能導致過剩設備進一步增加。還有實施貨幣寬鬆這一手段,但是可能導致泡沫的出現和破裂,這是房地產和股市剛剛經歷過的。最終或許只有巧妙使用所有手段。市場的混亂顯示出中國今後將繼續面臨走鋼絲般的政策運營。

  政府也清楚課題的困難程度。在市場陷入混亂的背景下,習近平主席在重慶視察時強調創新。李克強總理在陝西省省會太原市視察時提出抑制鋼鐵和煤炭的產能增加,推進老舊設備的關停淘汰。習近平和李克強的發言釋放出這樣的信號,那就是淘汰僵屍企業。通過創新來打造成長引擎,緩和衝擊。

  中國的鋼鐵和煤炭相關股票受上述消息帶動,迅速上漲。不過此次或許是“國家隊”的購買構成了支撑。力爭實現軟著陸的中國政府值得信任,市場容易預見政府下一步的舉措,實體經濟出現改善跡象,繼而全球資金將回歸中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