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南方暴雨彰顯政府責任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7-09 05:42:49


 
  更亟待澄清的信任危機來自基礎設施建設。1998年的洪災過後,長江沿綫多地大興土木,這些耗資巨大修建,號稱能防多少年一遇洪澇災害的水利工程,如今在洪水面前成了不吹自破的牛皮。

  在這些工程之中,受到詬病最多的是長江三峽工程。回看這些年關於三峽大壩防洪能力的報道,這座曾經的世界之最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貶值。2003年6月,媒體報道稱《三峽大壩固若金湯,可以抵擋萬年一遇洪水》;2007年5月,題目改成了《三峽大壩今年起可防千年一遇洪水》;僅一年過後,報道又將其貶至“可抵禦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到今年6月,洪峰來臨之際,長江防總辦公室官員則直接表示,三峽工程現有的防洪庫容,相對於巨大的超額洪量仍顯不足,“長江防洪并不是高枕無憂”。

  然而,這樣“打臉”的戲碼并非只在三峽一處。2013年,也就是湖北武漢上一次成為“澤國”的次年,當地官方媒體刊發署名政府通訊員的稿件稱《武漢投資130億告別“看海” 一天下15個東湖也不怕》。這篇這130億元將在3年內投資建設完成。

  巧的是,如今3年剛好過去,武漢再成與2012年別無二致的水鄉。民衆在質疑“這次降雨究竟下了幾個東湖”的同時,當地政府如何解釋這130億元人民幣的去向,成了本次暴雨災害中最大的疑點。

  曾有一度,中國的發展靠的是報紙上的數字“躍進”。如今盡管這個國家正走在理性和法制的道路上,但仍有一些官員沒有放棄依靠媒體虛張聲勢的思路。且不論其中是否有貪腐問題,即使是出於無知或虛榮的吹噓數字,這種行為可能帶來的損失也是不可估量的。當天災猝不及防的到來,折損的不僅僅是政府的信譽,更是無數的性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