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學會“仇恨中國”,我們很可能因此受傷
http://www.CRNTT.com   2022-10-09 09:30:50


當地時間2022年9月22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會見澳大利亞外長黃英賢。(圖片來源:外交部網站)
  中評社香港10月9日電/2019年年底,《珍珠與刺激》發表“如何恨中國的教訓”一文。這三年來,美國總統換人了,澳大利亞也有了新政府。拜登上台後,美國采取更加咄咄逼人的調子。阿爾巴內塞政府的反華言論同樣不加掩飾。

  澳大利亞“珍珠與刺激”網站10月7日載文《學會仇恨中國——我們學得如何?》,文章說,一年前,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的調查顯示,52%的澳大利亞人對我們與中國的關系有一定程度的信任。一年後,比例下降到32%。今天,只有12%的澳大利亞人相信中國會“負責任”地行事。這些數字是對媒體力量的“褒獎”,它們可以輕而易舉地扭轉輿論。

  我們可能會問,為什麼經常被吹噓為自由和開放的(澳大利亞)媒體會如此狹隘,并且如此積極地助長不信任和恐懼情緒。答案很簡單。這些媒體雖然是“自由的”,但也是國家的一部分,而國家已決定不顧經濟成本或潛在的戰爭破壞,奉行反華、親美的立場。妖魔化中國是澳媒的一個永恒主題。這引出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是威脅嗎?如果是,威脅到誰了?我們該怕中國嗎?

  一些西方人每次提到中國,似乎都必須在前面加上“共產主義”這個詞。這個“共產主義”政權的經濟已非常接近於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那些著手挑起“紅色”或“黃色”危險的人很清楚這點。然而,在制造恐懼的氣氛方面,標簽才是最重要的。

  散布(對華)恐懼是有目的的。澳大利亞的主要盟友是美國,而後者不打算放棄世界霸主的地位。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已被其正式宣布為一個實際危險。這就是為什麼澳大利亞為了盟友美國而冒風險玩著如此危險的游戲。這與意識形態無關。一切都是為了控制全球經濟,為了市場份額,為了資本主義權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