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駁“中國崛起頂峰論”
http://www.CRNTT.com   2024-03-20 10:41:52


 
  不僅如此,中國經濟增長階段性轉換還與世界經濟長期結構性調整、新一輪產業變革融合相互叠加。如果繼續追求過快的增長速度,不僅違背經濟規律,而且會加劇傳統粗放增長方式的既有矛盾、帶來諸多風險,造成經濟的不平衡、不協調和不可持續。轉換增長階段,意味轉換動力引擎。落後生產力不斷萎縮和退出,先進生產力則不斷產生和擴張,由此形成新的增長點、新的增長動力。

  觀察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中國經濟,不僅要看“體量”,還要看“體質”。結合這些年的增長數據與效益數據,中國經濟沒有見頂停滯,而是在爬坡過坎中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目前,中國人力資源、資本形成、基礎設施、產業體系等綜合優勢突出,經濟發展潛力仍然巨大。比如,儲蓄率仍處於較高水平,形成了較為完善和超大規模的基礎設施網絡,建成了規模龐大、體系完備和配套能力強的產業體系,等等。根據國內外多家研究機構的測算,未來很長一個時期內中國潛在增速仍能達到5%左右。

  屢屢“唱空”,次次落空。或者簡單用西方理論套用中國經濟,或者誇大短期、局部問題,或者存在主觀偏見,或者出於狹隘私利……綜其原因,還是對中國經濟強大韌性和中國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存在誤區。中國經濟長期在爬坡過坎中前進,既有篤定的追求,也在識變、應變、求變中調整。放眼未來,我們有龐大物質技術基礎的堅實支撐,有工業門類齊全的供給能力優勢,有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費市場的需求潛力優勢,有研發人員總量居全球首位的人才優勢,有世界第二大“數據富礦”的新賽道優勢,有制度創新不停步的改革開放優勢。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並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中,中國經濟的增長潛能還將源源不斷地激發出來。

  眼下的中國經濟正處於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關鍵時期。其間,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和挑戰,甚至會經歷必要的陣痛,比如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等,但這些都是發展中的問題。我們正視問題,有效利用充裕政策空間,不斷出台針對性措施加以解決。剛剛交出的2023年經濟成績單就是最好的證明。

  10年前,提出“中國奇跡終結論”的美國學者喬治·弗裡德曼在一篇文章的結尾寫道:“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取代中國,但中國的角色將被替代。這一進程中的下一步,將是確定誰將成為中國的替代者。”

  10年來,中國以堅實厚重的發展成就毫無疑義地作答:“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經濟日報評論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