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新業態呼喚更多新指引
http://www.CRNTT.com   2022-01-17 11:44:59


  中評社北京1月17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32條壯大市場主體措施,出台多個加強市場競爭行為合規性監管的指導性文件。其中,為網絡平台營銷算法應用和盲盒營銷等新業態新行為提供合規性指導引發關注。

  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主體創新經營行為、推出“新玩法”,以此來刺激消費、追求利潤,監管部門本不應干預。但如果盲目堅持利潤至上,往往導致部分新業態新行為觸碰市場紅線,違背公序良俗。同時,由於立法具有一定的滯後性,使部分經營行為缺乏有效監督,最終危害市場經濟發展。比如,最近有消費者斥資萬元購買某連鎖快餐品牌的盲盒,只為集齊某款玩偶,造成了食物浪費,就有違勤儉節約的價值追求。

  上海此次出台的文件,用“指引”的形式為新業態新行為提供了行動指南。比如,在盲盒經營中,《指引》鼓勵“盲盒經營者建立保底機制,通過設定抽取金額上限和次數上限,引導理性消費”。

  針對新業態新行為出台指引,有利於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消費者在商品或服務交易中,常常處於被動地位,缺乏規則制定的話語權。比如,在盲盒銷售中,商品的情感屬性和投資屬性往往由經營者決定;算法推薦中,互聯網平台時常過度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這種被動性使消費者容易被誘導,產生衝動消費,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出台指引也有利於規範經營、促進新業態新行為健康發展。新事物的出現需要不斷完善才能更好地發展下去。一段時間以來,無論是算法推薦,還是盲盒經營,都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糾正,將無法適應市場經濟公平有序的要求,最終被拋棄。

  在強化監管的同時,有關部門也應注意對新業態新行為加以呵護,切不可因噎廢食,防小弊而廢大利。扼殺一種新生事物很容易,難的是讓其規範發展,對於新業態新行為,我們應該鼓勵創新,揚長避短。

  需要提醒的是,政府部門出台規定時應在法律框架之內。此外,行政管理部門也應堅持“法無授權即禁止”的執法原則,減少不必要的干預,優化營商環境,真正做到不缺位、不越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