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融入發達地區經濟圈,需要科學精准的實施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21-12-14 08:58:22


  中評社北京12月14日電/隨著發達地區的經濟引領效果越來越明顯,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的經濟互動已從單一的招商引資延伸到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的嵌入、聯動和融入發展階段。與發達地區經濟的融合既是踐行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形成優勢互補區域經濟布局的重要舉措,也為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視野的開拓、產業承接能力的提升和企業轉型的加速帶來了新機遇。

  證券時報發表藍海源轉型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周凱歌文章稱,積極融入發達地區經濟圈、促進欠發達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政府和企業界的共識,也是經濟創新、產業升級和企業轉型的主要目標。欠發達地區經濟的融入既要滿足發達地區經濟生態圈的需求意向、產業鏈位置、錯位聯動等要求,還受周邊兄弟地市的同質化競爭和本地產業經濟競爭水平的影響。由於欠發達地區普遍存在經濟思維落後、產業結構鬆散、企業低水平運營等問題,導致融入發達地區經濟時不可避免地面臨著產業價值鏈被“低端鎖定”、對欠發達地區鬆散的產業結構形成不對稱衝擊、企業的話語權、定價權、資源調配權和利潤分配權越來越弱,馬太效應加劇。

  文章分析,首先,欠發達地區尚未形成集群經濟生態鏈,整體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經濟創新動能不足,引入新項目的根植性、引領性和融合性優勢不明顯,發達城市對欠發達地區經濟要素的需求剛性不強;產業集群模式簡單、零散且體量較小、集群合力不足,對經濟集群建設的帶動性不強。

  其次,欠發達地區尚未形成聯動發展產業鏈,支柱產業的規模效應和聚焦度不足、主導產業的增速和核心優勢不明顯、先導產業尚未形成明顯的差異化優勢和對未來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產業鏈與創新鏈聯動與對接的層次與程度有待加深,導致其產業整合仍是以自發性市場驅動為主要形式;再次,欠發達地區缺少有市場主導地位的供應鏈,企業大多處於 “微笑曲線”的窪地,低成本仍是其嵌入供應鏈的主要競爭優勢,既面臨著低層次競爭壓力又面對著利潤逐漸攤薄的經營風險;受限於轉型方法和實施路徑,尚未培育出足夠數量的龍頭或鏈主企業,導致渠道控制權、利潤分配權和定價權亦受制於上下游。

  最後,欠發達地區缺乏融入發達地區經濟圈的系統性實施策略。積極融入發達地區經濟圈、促進欠發達地區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政府和企業界的共識,也是經濟創新、產業升級和企業轉型的重要動力來源,必須創新融入模式、方向和機制,建立系統性實施路徑是形成長三角產業經濟優勢的重要來源。

  文章提出,精准嵌入供應鏈並不斷提高產業鏈位置。通過政企聯合推動重點企業轉型,鼓勵企業以市場化手段借助外腦實施精准轉型,使用企業的成熟度分析等精准診斷分析模型,從技術升級、工藝優化、產品創新、運營提升、品牌定位、市場營銷等維度進行診斷並提出轉型策略,引領企業向“專精特新”和“隱形冠軍”進行自適應轉型。對於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產業化轉型”並構建“企業-產業”聯動體,發揮差異化優勢突破“微笑曲線”低端鎖定、借助“武藏曲線”提升產業鏈位置的嵌入點,大幅度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持續競爭力。

  科學升級產業,形成與發達地區錯位聯動的發展格局,增強兩地產業鏈黏性。由政府主導推動欠發達地區產業結構優化,基於價值創新與產業增值建立上下游高度集成的縱向產業鏈、跨產業甚至行業的高度銜接的橫向產業鏈和針對需求社群拉動的端到端集成產業鏈體系,豐富聯入產業鏈路徑、補齊產業鏈斷層、增強產業鏈黏性,推進兩地現代產業集群的聯動發展。

  積極創新經濟、主動融入並豐富發達地區經濟圈業態。確定產業與經濟雙總部的創新發展戰略,成立轉型創新專項基金、建立專業化、市場化運營機構、甄選經濟創新重點區域和重點產業方向,建成國內領先的細分領域產業總部經濟體;建立價值鏈融和發展的雙渠道產業體系,提升欠發達地區產業和經濟在全國乃至全球產業價值鏈的位置;突破行政和區域思維界限,建立基於本地優勢主導下的周邊資源、企業、產業價值增值中心,形成本地經濟生態圈創新樣板。

  制定精准融入線路圖。確立以領先模式融入發達地區經濟生態圈的戰略;對本地的企業、產業和經濟進行成熟度分析、瓶頸要素挖掘和融入價值創新培育,制定與之匹配的精准轉型創新路徑;制定分批融入的階段性目標和考核細則,選取重點領域和產業作為試點和突破,實現與發達地區經濟融合錯位發展及周邊兄弟地市產業經濟的聯動創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