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開拓知識產權保險新“藍海”
http://www.CRNTT.com   2024-01-09 08:14:30


  中評社北京1月9日電/金融工具尤其是保險,對於實現知識產權的無形財產價值、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優化營商環境具有重要作用。一段時間以來,隨著保險機構改革步伐的加快,知識產權保險的產品與服務日益豐富多樣,從資金端延伸至產業鏈各環節,協助投保企業管理好風險減量工作。知識產權保險已經成為不少保險機構的重要關注點。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特聘教授馬一德文章認為,當前鼓勵發展知識產權保險,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知識產權保險能夠直擊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痛點、難點,有望全面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效能,優化創新營商環境。具體而言,中國知識產權保護面臨多個層面的問題。首先,企業更加重視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領域仍存在侵權易發多發和侵權易、維權難的現象,有效保護知識產權成為眾多創新型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其次,伴隨著“版權流氓”、惡意搶注商標等不良現象的出現,知識產權濫用問題凸顯,給企業自由經營帶來了一定負擔。此外,在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知識產權侵權訴訟已經成為海外對手“狙擊”中國企業的常用手段。
  
  文章指出,作為一種事前的風險防控管理手段,知識產權保險可以有力化解知識產權保護中的風險負擔,成為企業知識產權風險管理的有效工具。從全球知識產權保險發展經驗來看,知識產權保險包括進攻型保險和防禦型保險,進攻型保險承保範圍包括被保險人面臨侵權時的維權費用,可以有效解決維權難、成本高的問題;防禦型保險則在被保險人善意經營的前提下,承保被他人提起知識產權侵權訴訟而支出的法律費用,保障企業在面對專利“叢林”、海外侵權風險時能放心經營。在市場充分發展、體制運行順暢的情況下,知識產權保險能夠有效幫助企業在知識產權轉化、運用、保護各階段降低風險成本和知識產權維權成本,為知識產權市場公平競爭提供良好秩序保障。
  
  中國知識產權保險業務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2009年國內保險市場才出現首款專利保險產品,但在有關部門大力扶持下,中國知識產權保險飛速發展,已覆蓋專利、商標、著作權、地理標誌、植物新品種、商業秘密等所有知識產權類型,涵蓋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各個環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超過22個省、99個地市開展了知識產權保險業務,累計為超過2.8萬家企業的4.6萬餘件專利、商標、地理標誌以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提供了逾1100億元風險保障。
  
  不可忽視的是,中國知識產權保險事業發展的結構性問題同樣突出。整體而言,中國知識產權保險仍處於試點探索階段,國內衹有少數保險公司推出了知識產權保險產品,知識產權保險的市場化推廣仍存在參保率低、保險公司參與度低、不敢承保、保費高保障低等問題,經營主體目前對於知識產權的接受程度不高。知識產權保險推廣難的根本原因,在於知識產權保護過程的專業性、複雜性導致對價值風險難以進行精準測算,知識產權本身的無形性決定了資產價值評估困難,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道德風險往往難以把控,他人侵犯知識產權的風險概率也很難預測。
  
  文章強調,知識產權保險事業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協同配合推進,擁抱這一“新藍海”。
  
  一方面,努力推動知識產權保險事業專門化發展。在政府層面,應當充分重視知識產權保險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意義,將知識產權保險納入知識產權保護專項經費範圍,通過政策指引、財政補貼、宣傳教育等方式,推動、引導、扶持知識產權保險市場發展。保險機構要加強能力建設,優化投保收費理賠機制、豐富產品供給、創新運營模式、完善風險補償機制,適應創新市場需求,供給高質量保險產品。
  
  另一方面,針對性地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發展,完善配套服務機制。要健全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體系,有序推進各類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標準規範制定,培育和發展知識產權專業價值評估機構,不斷提升知識產權價值識別能力,為知識產權金融賦能。提升相關法律服務水平,在保險全流程建立保險與法律服務的深度合作,由法律服務機構保前做好侵權風險全面排查、保中提供風險防範、保後代為訴訟,以高質量法律服務將知識產權保護成本和風險最小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