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理性看待存款利率“三降”
http://www.CRNTT.com   2024-01-03 08:40:42


  中評社北京1月3日電/2023年,我國商業銀行分別於6月、9月、12月先後三次調降存款掛牌利率,事關實體經濟發展與儲戶收益,引發市場高度關注。近期,自2023年12月15日國有大行調降存款利率後,多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也紛紛下調存款利率。
  
  存款利率“三降”是銀行的主動性商業行為,也是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的結果。2015年10月,金融管理部門放開對存款利率的行政性管制。隨後,“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成立,多家金融機構自主協商、確定存款利率自律上限。2022年4月,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建立,自律機制成員銀行參考兩種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一是債券市場利率,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二是貸款市場利率,以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代表。
  
  存款利率“三降”有助於增強利率政策的協同性,穩定銀行自身的息差與利潤水平。眾所周知,貸款、存款利率之間存在息差,若其中一方單獨生變,息差必將發生變化。2023年以來,貸款利率持續下行,1年期、5年期以上LPR分別從3.65%、4.3%降至3.45%、4.2%。此時,若存款利率保持不變,銀行的息差將進一步收窄。事實上,由於定期存款利率的調降具有滯後性,通常存款到期後才能重新定價,2023年以來,多家銀行的息差承壓,截至2023年9月末,商業銀行淨息差已降至歷史低位。
  
  利率政策不協同容易滋生“存貸利率倒掛”問題,進而引發套利行為和資金空轉現象,削弱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筆者近期赴多地調研時發現,在政府貼息的支持下,部分優質企業可以拿到的貸款價格已跌破2%,降至“1”字頭。若監管措施不完善,企業可能拿低息貸款去買理財、存款。這樣一來,信貸資金並未真正流入實體經濟,空轉隱患仍存。
  
  穩定存款利率的息差、利潤水平,有助於為化解風險預留家底。銀行利潤主要有三方面用途:補充資本金、化解風險、向股東分紅。從化解風險的角度看,銀行既要用利潤來核銷壞賬,也要未雨綢繆,從利潤中拿出一部分錢作為“對衝壞賬的準備資金”。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統籌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這些工作離不開商業銀行的積極配合。在此過程中,銀行需要保持合理的息差水平,為化解風險儲備一定利潤。
  
  穩定銀行的息差、利潤水平,還有助於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韌性。風物長宜放眼量。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不僅力度要夠、節奏要穩、結構要優,價格也要可持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2023年12月多家銀行下調存款利率,這為接下來貸款利率的進一步下行打開了空間。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當前,隨著各項宏觀政策發力顯效,國民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但也要看到,國內需求仍顯不足。為此,接下來要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改善社會預期,激發市場活力,促消費、穩投資、擴內需,鞏固、增強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子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