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央行降息為經濟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持
http://www.CRNTT.com   2023-08-20 08:44:33


  中評社北京8月20日電/近期,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於8月15日及16日開展5030億元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和401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中標利率分別為1.8%和2.5%,分別較前值下調10個基點、15個基點。同時,央行進一步調整常備借貸便利利率,隔夜期下調10個基點至2.65%,7天期及1個月期也同步下調10個基點。可以看到的是,本輪央行貨幣政策是宏觀政策“組合拳”的延續、優化和完善,既能有針對性地加強逆周期調節,更有助於鞏固和夯實國民經濟當前回升向好的發展勢頭。
  
  中國網發表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韓文龍、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晏宇翔文章表示,本輪降息政策是對下半年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的精準有力支持。客觀來看,當前經濟面臨主要困難挑戰是國內需求不足。從央行公布的數據來看,7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5282億元,比上年同期少2703億元,存量增速8.9%,較前值繼續下跌0.1%。分部門來看信貸需求,企業部門貸款雖增加2378億元,但同比少增499億元,同時,中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同比都出現下降趨勢。而居民部門貸款減少2007億元,同比少增322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335億元,同比多減1066億元;以房貸為主的中長期貸款減少672億元。貸款更是同比多減3224億元。從當下宏觀經濟指標來看,7月,CPI指標已回落至負數區間,PPI指標則是持續承受壓力。
  
  正是在這樣的經濟新特徵下,7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特別強調,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並明確需要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本輪降息政策的出台,正是為了激發實體融資需求、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並穩定價格水平,起到進一步穩定經濟增長,支持實體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的。
  
  文章分析,本輪降息政策正處於政策合理窗口期。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操作空間不僅取決於內部經濟總體環境,也取決於國際金融波動的周期性。當前國際金融環境正位於本輪美聯儲加息周期的末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處於下行區間範圍。因此,央行此時進行降息操作帶來的人民幣貶值壓力將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緩解。事實上,本輪央行時隔2個月再次超預期降息下調政策利率,從國內債市來看,反響積極。10年期國債活躍券利率最低降至2.55%附近,較前日估值下行7個基點。
  
  本輪降息政策將極大程度上緩解實體內生性需求偏弱、房地產市場結構性矛盾、出口下行壓力。當前,國內一些企業正處於經營困難時期,本輪宏觀政策旨在積極幫助企業紓困解難,深入提振經營主體預期和信心。通過進一步降息減費,國內商業銀行淨息差已降至自律監管標準線1.8%以下。這將降低實體部門每年利息費用支出約4000億元,極大地降低企業和居民的融資成本,釋放兩大部門的融資需求。
  
  同時,由於LPR報價是在MLF利率基礎上加點形成的,本輪MLF下降15個基點也將讓1年期及5年期LPR進一步降低15個基點及以上。這無疑將有助於持續降低貸款成本增強住房需求,進而緩解房地產市場結構性矛盾,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同時,央行本輪釋放的流動性也將對人民幣國際市場匯率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積極影響,進而利好出口企業的需求增長。
  
  文章指出,需要認識到,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儘管當下中國經濟正面臨不少壓力和挑戰,但中國經濟始終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仍然沒有改變。相信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隨著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大,經濟內生動力增強,下半年,國民經濟必將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也將順利完成。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