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跑出馬拉松經濟的穩健節奏
http://www.CRNTT.com   2024-02-19 08:27:40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從群眾參與度看,跑步無疑是最受歡迎的運動方式之一,由此帶動各地馬拉松賽事越來越火熱。統計顯示,2023年,全國共舉辦約580場馬拉松賽事,參賽總人次550萬,範圍涉及31個省份的500餘個縣市。
  
  新年伊始,各地今年的馬拉松“賽事日曆”已相繼出爐,無論是舉辦規模、賽事場次,還是報名人數,都呈現出持續上升態勢。據不完全統計,僅3月份就有40多場馬拉松賽事舉辦。其中,同在3月24日舉辦的無錫馬拉松、武漢馬拉松報名人數都超過了26萬人,創下新高。很多跑友感慨,“賽事太多,腿不夠用了”。
  
  從供需兩端看,賽事舉辦越來越多,跑友熱情持續高漲。根據中國田徑協會測算,到2025年,國內路跑及相關運動賽事數量有望增加至2500場,大眾馬拉松參加人次將增加至1000萬。一方面是群眾體育運動和健康理念的普及,讓更多人將跑步作為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習慣;另一方面是大眾體育產業蓬勃興起,從跑步裝備、賽事運營、周邊產品到與旅遊資源融合開發,馬拉松賽事已經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產業鏈條。
  
  但是,馬拉松熱的背後,賽事服務的“配速”能否跟得上跑友們的熱情?無論是賽事本身的監管保障能力、運營服務水平,還是賽道氛圍營造、城市接待能力,都面臨著考驗。2023年,就有部分城市舉辦的馬拉松賽事出現了車輛擋道、賽後發放物資不及時、終點線攔住衝線選手等問題,影響了辦賽的效果。
  
  各地熱衷辦馬拉松賽事主要基於3個考慮:一是捧起大眾體育產業的“金杯”,分一塊“跑馬經濟”蛋糕;二是贏得廣大跑友的“口碑”,為城市形象加分;三是普及群眾體育,帶動全民健身。如果賽事服務保障“拉胯”,參與人數越多,越會適得其反,必然影響賽事口碑甚至城市形象。就像一位沒有經過科學規範訓練的馬拉松跑友,缺乏基礎跑量積累就盲目上賽道,很可能會因體力不支而中途“跑崩”,甚至受傷。
  
  不是每座城市都適合舉辦馬拉松賽事,就像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跑馬拉松一樣。口碑優秀的熱門賽事,必定是具備了專業化保障、規範化運營和個性化體驗的特質。以蘭州馬拉松為例,這項始於2011年的賽事,短短幾年間便躍升為國內為數不多的“雙金標”馬拉松,還被國家體育總局命名為“國家體育產業示範項目”。前不久,再次榮登世界田聯金標賽事行列,成為西北地區唯一“雙金標”馬拉松賽事。
  
  蘭州馬拉松為何能“一舉兩得”?一是賽道特色。國內第一個沿著黃河跑的馬拉松賽事,跑完全程可以領略蘭州黃河風情線的精華。二是專業運營。首屆舉辦就摘得“中國馬拉松最佳賽事”榮譽,此後每一屆從賽事準備、運營組織到物資領取,每個細節都體現出“啥叫專業的”。三是對跑友友好。沿途數十萬群眾加油助威,讓“蘭馬”聲名遠播。
  
  賽事持續升溫,服務也需要不斷升級。馬拉松是場耐力賽,對辦賽城市也一樣:考驗的不僅是“比賽狀態”,更是考驗“日常訓練”的水平。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陳發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