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做好農民工就業這篇大文章
http://www.CRNTT.com   2023-05-28 08:47:37


  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外來農業戶籍人口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基本接近正常水平。今年以來,建築業、批發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業等吸納農民工就業較多的行業整體恢復向好,對農民工就業狀況的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國農民工規模之大、流動之大、貢獻之大、潛力之大,在世界範圍內前所未有。根據《2022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我國農民工總量達29562萬人。做好農民工就業這篇大文章,不僅事關農民增收致富和就業大局穩定,而且對於優化勞動力有效供給、激發潛在消費需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更是具有長遠意義。
  
  分析農民工流向數據的變化,可以從側面窺見我國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新動向。2022年,我國本地農民工增長2.4%,增速明顯快於外出農民工的0.1%。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農民工人數均有所增長,流向中西部地區的農民工人數增長較快。促成農民工流動新變化的大背景是,隨著東部產業持續向中西部轉移,以及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得到極大改善,我國區域發展協調性持續增強。農民工老齡化趨勢顯現以及疫情等因素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農民工的回流。
  
  今後一個時期,我國仍將處於工業化、城鎮化深化發展階段,仍然會有相當數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需要轉移就業。要順應新形勢新變化穩定農民工就業,讓更多農民工有活幹有錢賺。
  
  結合產業轉型,多措並舉穩定就業規模。目前我國99.5%的農民工從事二三產業,超半數農民工在第三產業就業。要大力發揮服務業吸納就業的“蓄水池”作用,同時採取務實管用措施穩定製造業、外貿企業、民營企業等就業規模。加強就業服務和技能培訓,推動農民工向城市高素質產業工人轉型,特別是聚焦智能製造、信息技術、醫療照護、家政、養老托育等用工矛盾突出的行業和網約配送、直播銷售等新業態,持續大規模開展面向新生代農民工等的職業技能培訓。
  
  立足空間轉向,促進農民工就近就地創業就業。雖然中西部地區務工收入相較東部地區低,但由於離家較近、生活成本低以及產業轉移帶來更多機會等因素,中西部地區的就業吸引力在增強,還有不少農民工帶著技能、資金、項目選擇返鄉創業。縣城是連接城市和鄉村的紐帶,要大力發展比較優勢明顯、帶動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縣域富民產業,強化返鄉創業要素支持,為返鄉就業創業農民工創造更多機會。充分挖掘重點工程項目的用工潛力,圍繞適合人工作業、勞動密集型的建設任務和用工環節實施以工代賑,吸納當地農民工參加工程建設。
  
  加快身份轉變,推進有條件、有意願的農民工市民化。越來越多的農民工正從“單打獨鬥”向“舉家遷移”轉變。找工作能否更加順暢穩定、勞動權益是不是有保障、孩子上學有沒有着落、看病報銷方不方便……農民工對公共服務的需求更加多元且迫切,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更加期望融入城市、實現自身全面發展,但目前在這些方面還有不少現實阻礙。要著力維護農民工的勞動保障權益,推動農民工逐步實現平等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穩步有序推進農民工市民化。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熊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