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深化改革構建高質量供給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4-01-19 08:37:26


  中評社北京1月19日電/供給與需求的動態平衡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以高質量供給滿足日益升級的國內市場需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些重要論述不僅指出了加快構建高質量供給體系在中國擴大內需戰略中的重要地位,也為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提供了明確的抓手。
  
  經濟日報發表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孫華玉文章表示,供給和需求是經濟發展的一體兩面,也是中國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的重要著力點。供給滿足需求,又創造需求。供給側有效暢通可以打通循環堵點、消除瓶頸制約,滿足現有需求並進一步引領創造新需求。推動供給和需求高水平動態平衡關鍵在於高質量供給。越是面臨複雜形勢和不確定因素,越要堅持系統觀念,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強化科技自立自強,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推動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實現良性循環。這是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重要保證,也是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的關鍵。
  
  文章認為,發展永無止境,供給端質量提升和結構升級也永無止境。當前,中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大部分領域“有沒有”的問題基本解決,“好不好”的問題更加突出,針對當前供給存在卡點、堵點、脆弱點,供給結構不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等問題,必須找准關鍵方面,堅持立破並舉、統籌布局、深化改革,加快構建高質量供給體系,更好引領和創造有效需求。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既要聚焦補短板,在中國對外依賴度較高、可能會出現斷供斷鏈的領域,加快實現技術突破,又要聚焦固底板,在有需求但未得到有效滿足的領域,如優質品牌商品、綠色生態產品等,通過加大改革力度提升供給質量,還要聚焦鍛長板,圍繞新產業、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發展需求,強化體制機制保障,提升供給體系對需求的適配性,實現供需良性互動。
  
  文章提出,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要在立破並舉中推動科技創新。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變量”,通過科技創新能夠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以高質量供給更好引領需求,促進供需動態平衡。推動科技創新,要堅持立破並舉,既系統謀劃全面推進,又聚焦堵點精準發力。一方面,要從制度建設著眼,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對供給升級的倍增效用,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各類高質量科技要素向企業集聚,構建體系化全局性科技發展新格局。另一方面,要堅持問題導向,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加快清理廢除各種不合理不適宜的規定和做法,著力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充分激發各類要素創新潛力和活力。
  
  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要在統籌布局中優化供給結構。優化供給結構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重點在於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優化現有生產要素配置和組合,優化現有產品和服務功能,提升供給結構適應性、靈活性和韌性。要堅持統籌布局,既以需求牽引供給結構優化,支持能滿足市場需求、彌補供給缺口的產品發展,又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不斷塑造發展新優勢新動能。中國傳統產業具有規模優勢、配套優勢和部分領域領先優勢,是滿足消費需求的主力軍。要促進數據、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在傳統產業匯聚,推進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提高產業價值鏈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更好滿足消費結構升級需求。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推動供給結構升級的關鍵力量。要全面提升信息技術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人工智能、先進通信、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先進計算等技術創新和應用,加快發展新產業新產品,引領和創造新需求,釋放巨大內需潛力。
  
  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要在深化改革中促進產需有機銜接。加快構建高質量供給體系,本質上是改革問題,基礎在人才,關鍵要優化發展環境、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破除制約供給端自我調整的體制機制障礙,保護和激發微觀主體活力,更好推進供給結構優化升級,實現產需有機銜接。人是生產力發展中最為重要、最為活躍的因素,要通過深化改革,暢通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渠道,調整優化同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教育結構、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建設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要聚焦激發發展動力,營造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完善產權保護、市場准入等市場規則和基礎性經濟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形成有利於公平競爭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競爭環境和市場秩序。要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完善金融支持實體經濟體制機制,培育發展數據要素市場,改善資本和資源配置效率,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促進供給和需求有效對接,把潛在消費和投資需求進一步釋放出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