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推動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http://www.CRNTT.com   2023-02-26 08:31:27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徵之一。
  中評社北京2月26日電/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近年來,中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實施包括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在內的一系列重大國家戰略,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把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促進國民經濟“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特別是以經濟高質量發展扎實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新征程上,我們必須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把握經濟發展主動權

  中國社會科學報發表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講席教授伍山林文章表示,伴隨國內循環推動中國經濟發展作用的日益顯著和國際循環格局的深度調整,我們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蹄疾步穩縱深推進各項改革,把握經濟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從經濟循環角度來看,應把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結合起來考慮,並且使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形成雙暢互促態勢,從供給體系優化、需求體系重塑、供需體系適配等角度,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內外部條件。從統籌發展和安全角度來看,應通過構建新發展格局為經濟安全乃至國家安全奠定堅實基礎,增強中國在新征程上應對“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能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性保障。從經濟現代化角度來看,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應通過構建新發展格局形成國內經濟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國際經濟競爭力不斷增強、與國際市場進一步融通的新局面,使中國經濟依托雙暢互促的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實現高質量發展。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可從以下方面重點著力。第一,樹立全局觀念,堅持系統思維。無論哪個層級的產業或區域布局,都不能僅僅考慮自身“小循環”,而是要立足實際國情、發揮自身優勢,把自身發展當作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此基礎上推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此,應打造與國際市場深度連通的國內統一大市場,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導致市場分割的體制機制障礙,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整合國內市場。第二,充分利用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打造一系列祗有依托大國市場才能生成和完善的複雜性、系統性生產技術,並且把這些技術轉化為具有獨特優勢的高端產品。通過開辟國際市場,在實現自身經濟價值的同時惠及世界人民,增強中國經濟技術競爭力。第三,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構築更加堅實的生產力基礎,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

  堅持創新引領發展

  文章稱,在經濟思想史上,內生增長理論的興起使人們關於創新在推動經濟增長和促進經濟發展中作用機制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高度。一個國家能否順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創新發揮著關鍵作用。當前,中國正處於從創新大國邁向創新強國的關鍵期,必須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由於經濟發展條件發生重大變化,過去那種追求速度和規模的發展模式逐漸難以為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要求我們盡快轉換到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來,拋棄主要依賴要素投入推動經濟增長的傳統模式,向創新驅動經濟增長模式轉變,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所謂“全要素生產率”,是指在經濟增長中扣除各種生產要素所作出的貢獻之後,由各種各樣的創新(包括技術進步和組織創新等)和效率提高等作出的貢獻。從長遠來看,要素投入的增加畢竟是有限度的,而創新才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因此,應通過不斷創新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增強中國經濟發展的競爭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過去十年推動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舉措,“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是中國今後經濟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的光明前景。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