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家解讀:朝鮮武器裝備威力幾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9 08:42:07  


 
  仿制和引進雙管齊下

  受二戰和朝鮮戰爭的影響,使本來就十分薄弱的朝鮮工業又遭到嚴重破壞。基於這種現實,朝鮮在武器裝備研製和生產上主要走的是仿制之路。

  朝鮮國產導彈是以仿制為主。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期,朝鮮就能生產多管火箭發射器。當時前蘇聯曾向朝鮮提供了一些蛙式火箭、地空導彈和反艦導彈,這使朝鮮工程師直接了解了導彈的推進、制導等系統的基本技術。

  朝鮮於20世紀80年代末或90年代初開始研究“大浦洞Ⅰ”和“大浦洞Ⅱ”導彈。當時美國情報機構並不知道朝鮮對這兩種導彈的命名,現在的“大浦洞Ⅰ”、“大浦洞Ⅱ”的叫法是國外按朝鮮導彈發射場地所在的咸鏡北道花台郡大浦洞的地名為其命名的。其中“大浦洞Ⅰ”為多段推進彈道導彈,射程超過1500公里,1998年8月進行過試射,一部分越過日本落入太平洋。該導彈是兩段式導彈,由“勞動”導彈的第一級和“飛毛腿”導彈的第二級組成。朝鮮當時稱其發射的是“光明星Ⅰ”人造衛星,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詹姆斯.魯賓當時也證實了那是顆人造衛星。

  朝鮮在研究和製造彈道導彈過程中雖以本國力量為主,但仍需從國外採購原材料和零部件。據公開資料顯示,朝鮮能製造氧化劑、火箭用燃料、電纜、集成電路、導彈用特種鋼。但是,朝鮮仍依賴外界獲取制導系統所用的先進電子元件和其他高級硬件。朝鮮除了不能生產先進的半導體元件外,幾乎能夠製造“飛毛腿”導彈的所有部件。但是考慮到朝鮮的技術水平,單靠自己的能力很難製造出“勞動”導彈。

  西方情報機構認為,朝鮮得到了大量的國外援助,因此朝鮮的彈道導彈計劃更類似於採購或是通過許可證生產,而非純粹的自行研製。一般來說,需要7-10年時間才能研發出一種新型導彈系統,這期間需要經過10-20次飛行試驗,另外還需要建造發射平台進行3-7次發射試驗,才能展開部署和實戰使用。但是根據公開消息,在沒有國外援助的情況下,朝鮮在幾年時間裡僅用幾枚實彈就成功地反向研究出了“飛毛腿”-B導彈,這也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作者:李大光 來源:北京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