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高調慶祝衛國戰爭勝利日的三大原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0 14:47:23  


 
  胡錦濤主席赴俄出席慶典是中俄關係中的重要事件,將對兩國關係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60多年前,中蘇兩國人民曾經並肩作戰,在各自的戰場上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這是“兩國關係的堅實基礎和不竭動力”。近年來,兩國關係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今天的中俄關係是最密切、最具活力和內涵、最有發展潛力和前景的大國關係。” 

  胡錦濤主席出訪俄羅斯是中俄領導人定期會晤機制的重要體現,反映了中國領導人對發展中俄關係的重視。20世紀90年代後期,中俄建立了兩國元首和政府總理定期會晤機制。這種機制的良好運轉使得雙方可以非常有效地調節矛盾,增強互信,為推進兩國在各層次和各領域的實質性合作鋪平了道路。進入2010年以來,中俄高層官員互訪與接觸頻繁。年初,胡錦濤主席和梅德韋傑夫總統曾在“金磚四國”領導人巴西峰會期間舉行了雙邊會晤。3月,習近平副主席實現了成功訪俄。而年內,俄聯邦委員會主席米羅諾夫、國家杜馬主席格雷茲洛夫將訪華,溫家寶總理也將與普京總理舉行中俄總理第十五次定期會晤。而此次中俄首腦的莫斯科聚首,必將進一步加強中俄雙方的互信,協調兩國在全球和地區重大事務上的立場,密切兩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關係,推動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深入發展,尤其是在後金融危機時代和國際格局經歷深刻調整之際,兩國領導人的會晤與中俄關係的發展還具有鮮明的全球意義。 

  多邊外交是當代中國外交的重要一環。胡錦濤主席此次出訪是中國在多邊舞台上的一次新的展示,通過發表演說和共同政治文件、參加相關活動以及與各國政要的會見與交流等,將進一步增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聯繫,繼續展現中國作為國際社會中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60多年前,中國作為亞洲反法西斯戰爭主戰場,抗擊了日本侵略軍主力。經過八年的艱苦鬥爭,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協助下,中國人民在付出了3500多萬人員犧牲的代價後,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今天,舉辦慶典不是為了算舊賬,而是為了從歷史的經驗中汲取教訓,防止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的再度抬頭。胡錦濤主席此次的俄羅斯之行也是向世人表明,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經歷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中國人民比任何人都更加珍視目前這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中國將一如既往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已成為時代潮流,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經成為時代的要求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識。當代中國同世界的關係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繫在一起。在紀念衛國戰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5周年的日子,人們都在期盼不再有戰爭,和平能夠得到長久維護,全球能夠走上持續的發展道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