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俄海軍重返全球 用意何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1-23 08:46:49  


  中評社北京11月23日電/俄羅斯海軍發言人近日表示,俄海軍太平洋艦隊和北方艦隊准備於今年年底在印度洋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俄海軍計劃在世界各大洋恢複軍事影響,以維護各地區的安全與穩定。 

  《世界新聞報》報道,實際上,從去年起,俄遠程航空兵就開始恢複其在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以及黑海海域的戰略巡飛,而俄海軍也頻頻出訪大西洋及地中海沿岸國家。俄國防部長曾明確表示,恢複大西洋和地中海的活動有助於鞏固海軍在國際水域的軍事存在。 

  加強在印度洋的活動 

  冷戰時期,蘇聯海軍一直在全球大洋與美國海軍對抗,包括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和太平洋等。蘇聯於1991年解體後,俄羅斯海軍由於經濟所限,一直難以恢複全球大洋的存在,主要在俄周邊一些沿海地區展開活動。然而,隨著近年來經濟的迅速恢複,俄羅斯開始伸出收回了多年的海空戰略巡弋觸角,積極“收複失地”,呈現出咄咄逼人的氣勢。 

  俄羅斯海軍發言人伊戈爾·德加洛本月初發表聲明說,由“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率領的北方艦隊戰艦在加勒比海結束與委內瑞拉的聯合演習後,將直接前往印度洋。與此同時,駐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的太平洋艦隊戰艦很快將駛往阿拉伯海,途中在一些港口停靠,最終將與北方艦隊戰艦在印度洋會合。兩支艦隊將於年底在印度洋進行聯合演習。 

  此外,俄羅斯海軍Admiral Kuznetsov號導彈巡洋艦領銜的另一組北方艦隊艦船,將於12月與黑海艦隊在地中海舉行聯合演習。 

  海軍發言人伊戈爾·德加洛對這一系列行動的定性是:“為加強地區安全和穩定,俄海軍司令部將在世界海洋範圍內提升海軍影響力。” 

  據悉,以“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為首的艦隊於11月10日至14日與委內瑞拉在加勒比海舉行了聯合演習,此前這支艦隊先在地中海水域與其他戰艦舉行了演習,隨後經停叙利亞并訪問利比亞。其沿途停留的地方全是讓美國擔憂的地區,尤其是在加勒比海的演習,更是令華盛頓不安。 

  恢複全球大洋存在 

  大西洋和地中海是美國以及其它北約國家海軍重要的活動場所。從去年開始,俄羅斯海軍開始加強在這兩個地區的軍事存在。去年底,俄羅斯航母艦隊開赴地中海,這是冷戰後的首次,標志著俄海軍恢複例行遠洋航行。此後,俄羅斯海軍頻繁出動。今年1月,俄羅斯海軍戰鬥艦艇編隊在大西洋東北部舉行了大規模軍事演習。黑海艦隊的“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率領其他艦艇,與空軍戰略轟炸機以及北方艦隊的遠程航空兵共同演練了多兵種協同作戰能力。 

  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俄海軍參加了在挪威近海舉行的“勇猛君主2008”大型潛艇救援演習,俄方派出了深海救援船只,演練了多種情況下複雜救援和醫療問題的解決。這是俄羅斯首次參加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及其盟友舉行的演習,許多觀察家認為其意義不容小視。 

  7月上旬,俄羅斯海軍又在日本海海域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其太平洋艦隊20多艘戰艦參演,主力包括有“航母殺手”之稱的“瓦裡亞格”號導彈巡洋艦、“迅速”號現代級驅逐艦和一隊導彈快艇。 

  此前,俄海軍已加強北冰洋的存在。其中俄海軍核潛艇加強巡邏,加強了美英核潛艇的監視活動。去年8月,俄海軍最大戰艦——“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開始在北方艦隊重新服役,恢複中斷了兩年之久的蘇-33戰鬥機飛行。蘇-33是俄軍唯一全天候艦載戰鬥機,航程達3000公裡,可對北冰洋大範圍內目標進行作戰。 

  四處尋找境外基地 

  與此同時,各方面也傳出消息稱,俄羅斯在尋找機會,恢複和打造境外海軍基地,這樣不僅可為遠航各大洋的俄軍戰艦提供後勤補給,也可進一步擴大俄海軍在境外的軍事存在。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主席謝爾蓋·米羅諾夫10月中旬宣布,也門總統薩阿裡·阿蔔杜拉·薩利赫將訪問俄羅斯,并且具體討論俄海軍利用也門港口以及俄海軍艦艇常駐也門索科特拉群島的可行性。索科特拉島位於阿拉伯海與亞丁灣交接海域,正當印度洋至紅海的交通要衝,直遏亞、非、歐三大洲運輸通道,戰略位置得天獨厚。冷戰時期,索科特拉島一度是蘇聯在中東的重要海軍基地。 

  在俄海軍重返印度洋索科特拉島基地的風聲放出不久,日前俄媒體又傳出消息稱,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建議俄海軍在利比亞班加西港設立永久性基地。目前俄正在對叙利亞塔爾圖斯港進行現代化改造,目的是要在這裡建立俄海軍永久性基地,在地中海打造新的戰略平台。而現在如果俄利雙方能就班加西港達成協議,俄羅斯不但可緩解黑艦艦隊在未來部署問題上的壓力,而且俄羅斯在地中海的軍事地位將得到鞏固,海上作戰實力也將明顯增強。 

  在美洲,俄羅斯也在加快步伐。今年7月,俄羅斯安全會議秘書巴特魯舍夫訪問古巴,并與古巴軍方領導人舉行秘密會談。外界普遍認為,會談的重要內容就是磋商恢複俄羅斯在古巴的軍事存在。俄原黑海艦隊司令巴爾京則意味深長地說:“古巴擁有俄羅斯艦艇駐扎的合適港口。” 

  在亞太地區,近來也有消息傳出俄羅斯海軍准備重返越南金蘭灣的消息。伊瓦紹夫上將就曾表示,不排除俄羅斯將就海軍戰艦重返金蘭灣而恢複與越南談判的可能性。前蘇聯和俄羅斯海軍曾於1979至2002年期間以金蘭灣作為在東南亞地區的戰略技術保障中心。據說金蘭灣基地是蘇聯在國外最大、最現代化的軍事基地。進入21世紀之後,俄羅斯與越南無法就基地的租金問題達成一致,俄海軍被迫於2002年撤離金蘭灣。目前,美國也在頻頻與越南方面接觸,企圖利用金蘭灣基地,但分析人士指出,由於美國與越南有歷史積怨,再加上俄羅斯經濟實力的恢複,因此在雙方對金蘭灣的爭奪中,很可能占上風的將是俄羅斯。 

  著力打造遠洋海軍 

  根據俄海軍的發展規劃,未來主要依靠航母和核潛艇兩種大型戰艦進行遠洋航行,打破美軍對俄羅斯的戰略圍堵。2007年,俄海軍司令馬索林上將宣布,俄羅斯已經確立了在未來20年裡擁有6支航母攻擊編隊的方案,計劃是3支隸屬北方艦隊,3支隸屬太平洋艦隊。俄海軍可以讓兩支航母編隊處於遠洋戰鬥值勤狀態,兩支處於戰備狀態,兩支進行維修或改裝工作。 

  據悉,俄海軍計劃建造6艘航母,每艘排水量為5萬噸左右,組成6支航母作戰群,將部署在北冰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等大洋中,成為抗衡美軍海上圍堵的最大水面力量,同時,還可對美國本土及其海外目標進行戰略牽制。 

  更重要的是,俄海軍未來將在一些大洋裡部署極有威力的新型核潛艇,包括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和彈道導彈核潛艇。其中,在太平洋地區,俄海軍正在勘察加半島建造最大的核潛艇基地,耗資達3.5億美元,計劃進駐3艘最先進的新型“北風之神”核潛艇。“北風之神”核潛艇水下排水量為1.7萬噸,每艘可配備12枚新型“布拉瓦”彈道導彈,每枚導彈可攜帶10個分導式核彈頭,可對8000公裡遠的美國120個戰略目標實施核威懾。 

  “北風之神”級新型戰略核潛艇將成為俄羅斯海軍未來的重要王牌,俄軍政高層高度重視。俄羅斯計劃在2017年以前建造8艘“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其中7艘將於2015年以前建成并用於裝備俄海軍,第8艘將在2015年之後建成。去年4月,“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的首艇——“尤裡·多爾戈魯基”號已下水,據說,在其建造過程中一度經費不足影響工期,普京表示,雖然資金緊張,但“即使賣掉克裡姆林宮也要把它造出來”。 

  據透露,俄羅斯70%以上的造船工業都在忙於軍艦制造,到2010年之前俄羅斯制造的軍艦數量將增加50%。 

  新聞分析:俄軍遠航仍有軟肋 

  俄海軍雖然開始恢複世界大洋的軍事存在,但未來將遇到許多困難。 

  俄海軍現在擁有大約300艘戰艦,但絕大部分是小型戰艦,大型戰艦主要是1艘航母、5艘巡洋艦以及一些導彈驅逐艦、護衛艦和核潛艇等。美國海軍雖然也有大約300艘戰艦,但11艘是世界最強大的航母,每艘排水量近10萬噸,還有大約100艘核潛艇、兩栖戰艦、巡洋艦和驅逐艦等大型戰艦。俄海軍編隊在全球大洋恢複存在後,只有一艘航母可用,缺乏強大的遠洋空中力量保護自己。 

  俄羅斯經濟雖然正在穩步發展,但仍然難以撥出大量經費發展海軍。其中,未來航母難以達到美國海軍現役航母的噸位,無法運載近百架戰機,只能攜帶大約30架戰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