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航空自衛隊F-15J戰鬥機。(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10月26日電/日本自衛隊將于2009年調出二十架F-15戰機前往沖繩,替換原來的二十四架F-4戰機,表面看來,這只是一次普通的換防而不是增兵。然而F-15作爲是當今世界上最好的遠程攻擊性戰機之一,取代作戰半徑只有一千公里左右的F-4戰機,看得出來日本在調整兵力部署的同時,也在增强自身的戰略威懾力。
《中國新聞周刊》文章称,F-4戰機作戰半徑約1000公里,該機部署在沖繩,其作戰半徑北面不及朝鮮半島,西面覆蓋中國釣魚島,勉强抵達海岸綫,南面勉强覆蓋中國台灣北部。而F-15戰機是當今世界上最好的遠程攻擊性戰機之一,美國和以色列近年對許多國家遠程攻擊的主力就是F-15戰機。F-15戰機的具體作戰半徑由它所携帶的燃油和炸彈數量,以及飛行高度的不同而變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實際作戰範圍比F-4戰機大得多:部署在沖繩,其最大作戰半徑北面可及朝鮮半島北端的鴨綠江,西面可深入大陸腹地,南面不僅覆蓋中國台灣全部,甚至可抵達菲律賓和南中國海。
衆所周知,沖繩是美軍在西太平洋最重要的軍事基地,部署有美國龐大的最先進的海軍和空軍力量。冷戰結束後,根本不存在對沖繩的軍事威脅。在這種情况下日本反而在前些年加派24架F-4戰機“防禦”沖繩。且不說遍布美軍基地的沖繩不需要日本戰機防禦,即便是日本要防禦沖繩,也不需要特意換上F-15這樣遠程攻擊性的戰機。事實上,F-15戰機所表述的這種日本式的“防禦”對鄰國的軍事意義遠遠超過“防禦”沖繩。
日本的軍事地理
要構成軍事威脅,需要有遠程攻擊能力,以及使用這種攻擊能力的意志。從全球戰略上講,當今世界美軍獨霸全球,在近幾十年內,還沒有哪個國家有能力主動攻擊美軍。而美日簽有“安保”條約,美軍向日本提供全面的軍事保護以及核保護傘。任何對日本本島的全面入侵或小規模襲擊都必然遭到美軍的打擊。所以說目前沒有哪個鄰國有能力“威脅”日本本島,日本也根本不需要加强“防禦”。
從地理上講,日本是一個大型島國,今天只有擁有强大海軍陸戰隊的美軍在傾盡全力的情况下才有能力遠涉重洋兩栖登陸攻占這樣一個大型島國,其他國家尚沒有能力攻占這樣目標。美國是日本的“鐵杆”盟國,近期當然不會對日本施以軍事威脅。
從地緣政治上講,美軍背負著全球作戰的任務,力量分散,不可能集中全部力量針對一個國家。朝鮮、韓國、俄羅斯、中國、印度等國均屬于大陸型國家,與許多國家陸上接壤,不得不分散軍力多頭防禦,即使總兵力龐大,但在單一方面兵力有限。
而日本屬于海島型國家,不需要多邊防禦。近代曆史上,日本以“防禦”的名義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和“七七”盧溝橋事變,偷襲珍珠港的理由也是“防禦”。
這次日本借口防範領空遭侵犯而在沖繩部署F-15戰機。但事實上日本鄰國的領空每年遭受近萬次騷擾和侵犯,實施騷擾和侵犯的正是沖繩基地不分晝夜起飛的間諜飛機。日本的借口是對自己行爲絕好的諷刺。
“小北約”逐步成型
另一方面,日本正在積極建立美、日、澳軍事核心。美澳已結盟五十多年,日澳現已軍事聯盟,通過簽署安保宣言,美日澳三國正在加强相互間的軍事盟友關系,美、日、澳的亞太“小北約”已逐步成型。曆史上,國家間締結軍事同盟,都有明確的目標指向。雖然美日澳三國以反恐的名義來掩蓋同盟的真實目的,但三國公開發表的三份官方《白皮書》統一口徑指向中國,美日澳軍事同盟的企圖已暴露無遺。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2006年就提出了在亞太地區由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組成四國戰略同盟的構想。近年,印美先後簽署十年防務合作協議和核合作協議,使印美關系取得質的突破。美國還决定與印度加强國防、太空、導彈防禦等領域的合作,解除了對印出口敏感軍事技術的禁令,給予印度非北約盟友待遇。今年6月,美國國務卿賴斯在講話中勸印度放弃“不結盟的陳舊思維”,加入美國主導的民主國家聯盟。
盡管澳、美、日三國領導人9月8日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首次戰略對話後一致認爲,印度加入三國戰略對話的情况“近期不會發生”,但依據上述國家近年在亞洲的頻繁活動,就不難發現,亞洲版北約已經加快了前進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