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自主設計軍機已批量使用先進複合材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20 09:35:52


C919機身球面框。
 
  蒲永偉:複合材料是由基體樹脂、增強體和助劑組成的多相體系,其中基體樹脂通常為雙馬來醯亞胺、環氧、酚醛或聚醯亞胺等熱固性樹脂,增強體為玻纖、碳纖、芳綸纖維等,助劑包括固化劑、抗氧化劑、抗紫外劑等。在固化過程中,為防止複合材料製造環境的複雜性和非線性多場耦合作用,而產生產品缺陷,提出“均衡製造體系”的概念。它是指以特定的零件製造環境為研究對象,以單元技術和理論模擬計算為手段,以達到零件驗收交付條件為基本要求,在綜合評估生產成本、製造周期、潛在風險等因素的基礎上,優化工藝條件,統籌設計零件成型的各種限制性條件,在允許部分缺陷存在(缺陷可控)的情況下,達到生產成本最低、製造周期最短、零件質量穩定性最高,最終實現零件製造的利益最大化。對於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真空袋-熱壓罐成型技術而言,特定的零件製造環境在範圍上是指真空袋和工裝貼胎面所包圍的密封環境。由於在零件成型過程中必然存在偶然性因素,過分追求每一個細節的完美無缺必然增加製造成本,並且容易破壞製造環境中的平衡而造成更大的缺陷。因此,要在產品加工過程中做到缺陷可控,必須要建立熱壓罐成型的理論數學模型,以特定的製造環境為研究對象,區別對待主要影響因素和次要影響因素,結合單元技術和理論計算手段,對零件某一位置的製造結果做出預先評價。將選定對象的所有限制條件(即影響因素)分類區別對待,建立所有的理論上變量的種類及相互影響的關係模型後,利用現有的理論公式來計算評估每個一級變量對零件成型結果的影響,其評價結果或者現有理論難以準確計算的,可以用相近條件下的單元實驗來驗證或評價。單元技術和理論計算共同構成了“均衡製造體系”的評價基礎。

  《中國航空報》:當前,國內複合材料構件製造水平和情況如何?著眼於未來的複合材料構件製造,特別是航空領域複合材料零件製造將面臨哪些亟待破解的難題?

  蒲永偉:當前,國內的複合材料製造業是一個以經驗和主觀判斷為主要生產手段的粗糙型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必然是以理論代替經驗,以客觀計算代替主觀判斷,輔以表征測試手段的發展,最終成為理論預測先行、過程規範操作、實時可視監控的現代化產業。目前,沈飛公司研發團隊建立複合材料構件製造單元技術數據庫,嘗試多元化分析手段,採用數字影像技術監控制造全過程用以建立並追溯構件的全程製造歷程。沈飛公司與大連理工大學等六家單位於2013年聯合申報,並已實施的2014年國家973計劃項目——“大型航空複合材料承力構件製造技術基礎研究”,對複合材料承力結構件製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其研究內容囊括了複合材料從原材料到成形、固化、檢測,再到裝配的整個製造過程的基礎研究工作,可以對複合材料結構件的設計形成反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