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杰弗里·貝德:太平洋之大,容得下中美兩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5-16 09:38:22  


  中評社北京5月16日電/作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關係這根世界政治的神經線往往與各國的政治經濟密切相連,因此,釐清中美關係中的種種誤區成為了兩國關係長遠發展的關鍵。

  在第八屆“鮑大可—奧克森伯格中美關係講座”中,美國資深外交官、亞太問題和中國問題專家杰弗里·貝德(Jeffrey Bader)剖析了“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概念,同時,就中美之間的戰略合作與美國對亞洲的“再平衡”政策進行瞭解惑釋疑。

  一年一度的“鮑大可—奧克森伯格中美關係講座”由上海市美國學會、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和上海美國商會共同舉辦,這一講座已經成為非官方的中美關係現狀講座。

  探索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隨著美國財長杰克·盧和國務卿克里在今年3月和4月相繼訪華,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克強等高官的會晤中,“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成為了中美關係在未來發展的風向標。

  貝德在演講伊始指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提出的背景反映了在當今國際社會中,新興國家在融入現有國際秩序中所面對的一個固有邏輯。貝德認為,既往的歷史經驗顯示,在權力轉移過程中,主導國際秩序的西方國家總是將“後來者”新興國家視為一種威脅,而在新興國家看來,前者則是其融入國際秩序的最大障礙。因此,對抗與衝突在所難免。

  貝德認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提出的目的就是要在中美之間尋求一條新的相處之道,從而避免既往的對抗與衝突。其中,雙邊經貿關係、熱點問題、亞太地區政治安全領域以及涉及氣候變化、網絡安全、金融貨幣政策等方面,都是貝德認為中美未來能深入戰略合作的領域。但是,貝德也強調必須正視合作中存在的摩擦與立場的差異。

  儘管中美戰略合作是兩國關係的主基調,但在發展進程中,關於中美之間戰略互疑的聲音歷來不絕於耳。貝德也在演講中提及了中美在戰略合作中存在互不信任的現象。“由於美國目前在政治、經濟以及軍事領域佔有絕對的主導權,因此,總有一些聲音以懷疑和消極的態度來解讀中國在國際上的行為。”貝德說道。

 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貝德並不認為中美之間存在所謂的安全困境。貝德認為,儘管中美在對待國際問題上存在不同的觀點,但是他並沒有觀察到中美關係已走到了非此即彼的敵對狀態。貝德也相信,中美關係不會重蹈此前美蘇在全球範圍內相互對立的覆轍。

  “許多觀察家喜歡用‘競爭’或者‘對手’一詞來形容中美關係,但是太平洋很大,不僅容得下中美兩國的存在,也容得下這一地區的其他國家。”貝德對記者表示。同時,貝德也告訴記者,他並不喜歡那些“爭論世界第一”的論調,因為給世界各國論資排輩無益于各國關係的長遠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