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坐等漁利 釣魚島是美國手中一張“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9 09:50:50  


  中評社香港4月9日電/國際關係中,沒有永恆的友誼,只有永恆的利益。美國對待釣魚島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再次印證了這一道理。對美國來說,釣魚島無所謂公正、客觀的標準,一直是其手中的一張牌,什麼時候“打”, “打”到什麼程度,完全視乎國際形勢的需要,看能給自己帶來多大利益。

  大公報刊登分析文章稱,日本媒體日前爆料稱,在美國家檔案館等處發現的政府文件顯示,在一九七一年《沖繩歸還協定》簽署前,尼克松政府為拉攏台灣,曾要求不承認釣魚島存在領土爭議的日本政府作出讓步,與台灣方面進行直接對話。當時的大背景是,美國政府正與大陸密切接觸,力爭促成尼克松早日訪華。而此時,美台關於紡織品貿易的談判也進入了關鍵時期,雙方雖達成初步諒解,但仍有嚴重分歧。中美關係破冰的消息令台灣十分不快,華府“兩個中國”的政策也令台灣感到受到了不公平對待,談判可能受到影響。為拉攏台灣,美談判代表肯尼迪建議尼克松“維持現狀”,暫不將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管轄權歸還日本。尼克松對此建議給予一定理解。

  日媒對此舊事重提,有一種被欺騙的、被愚弄的失落感。試圖想說明,即使是盟友,有時也是靠不住的。根據日方的理解,正是這一決定形成了美在釣魚島問題的基本政策,即管轄權“歸還”日本,主權歸屬由各方談判解決,為爭奪埋下禍根,導致當前中方極力主張擁有釣魚島主權的事態。日本當然希望,美在釣魚島問題上能夠完全站在日本一邊, “歸還”管轄權的同時明確日方擁有主權,一旦遇到威脅,即刻啟動安全條約為其撐腰。但美國顯然並不單純,維持釣魚島爭議狀態,比明確選邊站,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更符合其利益。

  縱觀當今世界熱點,幾乎每個地方都有美國的影子。而凡是有美國影子的地方,爭端往往源自美國的刻意安排。對美國來說,留下一些可能引發衝突的導火索,比平息紛爭、伸張正義更為重要。從中東到非洲,從拉美到亞洲,美國無時無處不在奉行這一策略。國際上越有爭端,就越能凸顯美國的價值,其作為的空間就越大。

  釣魚島問題亦同樣。釣魚島爭端源於美國,也正是由於美國才走到今天這種劍拔弩張的地步。若認真研究歷史,忠於二戰結束後的國際秩序,美國不會不知道釣魚島主權的主權歸屬,不會在一九五一年《舊金山和約》及後來《琉球群島的地理界限》的私下交易中,把本來應該歸還中國的釣魚島劃歸自己託管,更不會在一九七一年日美簽訂《歸還沖繩協定》時,故意把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一併劃入“歸還區域”,交由日本管轄,使日本有了對釣魚島主張主權的藉口。

  文章最後稱,作為釣魚島爭端的始作俑者,美國不可能成為解決釣魚島爭端的公正“裁判官”。在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海域的允諾下,美所謂“主權問題不持立場”的宣示不過是一片謊言。釣魚島過去、將來都將是服務於美亞洲乃至世界戰略、遏制中國崛起的一張“牌”,美將在爭端中坐收漁翁之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