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媒稱中國購蘇35戰機 旨在奪取地區制空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06 07:16:37  


 
  在評論蘇-35的出口前景時,美報認為,蘇-35的前身蘇-27家族殲擊機的歷史使命是應對美國第4代殲擊機F-15、F-16、F-18,當時蘇聯設計師先發制人,充分考慮了假想對手的所有性能和前景,結果研製出了特別成功的飛機,並使蘇-27成為最成功的出口產品,在短短數年內成為美歐殲擊機在國際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目前以蘇-27為基礎的殲擊機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今後可能會被蘇-35取代。但是蘇-35不僅需要與美歐第4代和第4代+殲擊機爭奪新合同,還可能會遇到中國殲-10和殲-11的競爭。總體而言,蘇-35的出口前景不宜高估,這是因為:第一,儘管蘇-35擁有較多優勢,但在價格這個主要參數上不如中國殲-11B,可能會對潛在客戶的購買決定產生相應的影響;第二,市場飽和度較高。在有可能採購蘇-35飛機的國家中,已經有不少國家得到了必要數量的稍微老舊的機型,它們的使用壽命還沒到期,因此在一定時間內東歐和亞洲一些國家將不會購買殲擊機,包括蘇-35。 

  現在國際市場情況比較特殊。一些國家已經購買了戰機,不再需要新產品。其他一些國家不會選擇俄羅斯產品。剩餘的國家數量不多。這種情況可能迫使所有航空裝備生產商竭盡全力推銷自己的產品,爭奪大訂單。不過稍微明確的樂觀形勢在於,印尼、越南和東南亞其他一些國家傳統上不傾向於購買美國或中國軍事裝備,因此可能會青睞俄羅斯戰機。但是這些國家現在正在負擔此前的採購合同,加上財政能力有限,因此將來很難指望能夠大量採購更加昂貴的蘇-35殲擊機。也就是說,儘管蘇-35的出口前景值得肯定,但是新飛機在外銷中將會遇到較大困難。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蘇-35殲擊機暫時只為俄羅斯空軍生產,在2015年前應當供應48架。向中國供應蘇-35的相關事宜正在討論之中,儘管不久前出現了雙方已經簽訂框架協議的消息,但是即便是在最好的情況下,俄羅斯也只能在幾年後才會為中國空軍組裝新飛機。至於向第三國供應蘇-35,現在談論為時尚早。因此現在評論蘇-35在國際市場上的前景問題同樣為時尚早。如果考慮到現代戰機的發展趨勢和可能途徑的話,可以認為蘇-35出口前景不容樂觀的預測完全能夠理解,而且符合邏輯。但是無論蘇-35如何發展,俄羅斯航空製造企業還是既能滿足本國空軍大量採購的需求,也能簽訂出口合同,向其他國家供應。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