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分析稱航母入役或促中國海軍整合為兩大艦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27 10:24:52  


  中評社北京9月27日電/據東方早報報道,航空母艦的入役是中國海軍的大事,然而不僅僅關係到海軍,它甚至事關中國的國家海洋戰略。

  地理是凝固的戰略。冷戰結束後,中國的地緣政治環境發生了重大改變:由於歷史緣故,中國在海權方面一直處於潛存狀態,可開發性極強。根據馬漢所說的“海權國家”要素,中國內部有著很強的戰略縱深,海陸關係具有一定的開放性,這一切早就預示著一種從陸權向海權轉變的前景。發展海權是一個事關中國發展前景和安全保障的戰略問題。而如何發展海權,必須從地緣政治的重要性上認清海軍力量與海權重要性的關係,海軍力量的發展關乎中國能否成功地獲得海權。而如何發展海權,必須從地緣政治的重要性上認清海軍力量與海權重要性的關係,海軍力量的發展關乎中國能否成功地獲得海權。

  然而,中國海軍的現狀卻不能令人滿意。首先,是兵種結構不合理。中國海軍的水面艦艇,特別是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大型水面艦艇數量嚴重不足,噸位比偏低,導致中國海軍缺乏必要的遠洋作戰能力。其次,是海軍兵力編制不合理。北海、東海、南海艦隊被分割在不同的海域,始終未能集中使用,違背了集中兵力這一基本的兵法準則。再次,是海軍能力的不足。具體來說,就是反潛和防空能力不足。中國海軍到目前為止沒有裝備一架陸基固定翼反潛飛機,也沒有裝備艦載重型反潛直升機,反潛探測裝備數量和質量也存在嚴重不足,技術瓶頸導致中國海軍反潛能力嚴重不足。最後,是海軍關於自身定位的失誤。眾所周知,中國海軍從建立之始曾師從蘇聯紅海軍。從中國海軍“沿岸防禦”時期到“近海防禦”時期,中國海軍始終是大陸軍的附屬軍種,其主要作用是掩護和配合陸地作戰,擴大陸地防禦縱深,而非作為一支獨立軍種去為奪取制海權採取作戰行動,更遑論海上兵力投送。定位失誤使整個海軍建設長期處於緩慢低效的狀態,海軍威懾力與戰鬥力的增長也因此裹足不前。

  有鑒於此,中國海軍進行戰略轉型勢在必行。中國海軍轉型成敗將是決定中國海權發展的重要因素。海軍轉型涉及到海軍建設思想、兵種結構和編制體制等方面,而航空母艦在上述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