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航天又現重大突破 衛星偵察變軌能力大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9 14:36:14  


新的公式,改變了傳統的設立測距雷達站體制。
 
  這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國內研究單位攻關十餘年未能取得突破,國際上也沒有現成方法可供參考。

  專家們深知,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裝備研製人員多年攻關的成果將功虧一簣。3名數學專家在條件艱苦的試驗場安營扎寨,心無旁騖開始攻關。

  60多個日日夜夜,經歷數不清的挫折和失敗,他們終於從紛繁複雜的數據中,鎖定了影響目標測量預報的關鍵參數,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並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個新的算法,徹底解決了數據預報誤差問題,讓這台武器裝備獲得“新生”。

  一個軟件將定軌精度提高一個量級

  分布式衛星的定軌精度,是衡量一個國家空間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由於我國在這方面起步較晚,定軌精度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差距。

  為改變這一現狀,我國組織多領域專家經過10餘年聯合攻關,各分系統有關定軌精度的技術指標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當總體單位將各分系統“組合”起來進行整體試驗時,卻出現了令專家們驚詫的結果:精度與當初的設計要求相差甚遠。

  問題出在哪裡?參與聯合攻關的該校理學院一位年輕博士突生靈感。經過連續幾天的試驗數據分析,他隱隱約約地發現:精度誤差隨著時間呈一定規律性變化。

  他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興奮,立即著手進行數據誤差分析,並將時間處理程序嵌入到一個相關軟件中,經過實驗驗證後,再用這個改進後的軟件進行有關數據處理時,精度完全達到要求。

  研製單位大喜過望,按照他改造的這個軟件,用來校准衛星時鐘精度和進行衛星軌道參數處理,難題迎刃而解,精度被提升了一個量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