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三大艦隊悉數亮相 海軍護航進入輪戰狀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27 08:10:20  


 
  護航讓中國海軍心態更開放

  記者親歷

  2010年的夏天,中國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第五次護航任務的編隊政委陳儼少將和我拿了兩個馬扎,坐在意大利的塔蘭托軍港基地上,暢談中國海軍護航體悟。對面,夕陽的餘輝灑在地中海那湛藍的海面上。我們的右前方停泊著中國海軍的“廣州艦”、“巢湖艦”,左後方停泊著意大利微型航母“加裡波第號”。三艘軍艦離得很近。

  在那次談話中,陳儼告訴我護航之役讓他更加堅定了海軍要走出去的決心。他說:“因為我們不是‘江軍’、‘湖軍’,作為一個國際性軍種,海軍就是要多交流、多出訪,走向遠洋,走向深藍,否則你就不能稱作是海軍。”

  走不出第一島鏈,難以走向深藍,長期以來都是中國海軍之痛。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奈傑爾.英克斯特回憶起中國海軍的一位奠基人曾對他說的話:“我並不是不懂航海技術,我只是從沒見過大海。”如果不在深海中航行、訓練、作戰,我們所言的“作戰能力”又會是怎樣的呢?著名的國際戰略家克裡斯蒂安.勒米埃曾說:“如果你要打仗,就會遇到陷阱,除非你親身去做,否則你就不知道這些陷阱在哪。”

  2008年12月26日,當第一批遠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任務的護航官兵們從三亞起航的時候,他們關於航行路線上的航行條件、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的情況、護航將要碰到怎樣的情況全部來自課本和資料,但實際情況誰也不知道。而編隊快速出動能力、遠洋部署能力、武器裝備水平、後勤保障能力、特種作戰能力、平時的訓練水平和海上聯合作戰能力,沒有過真正的厮殺,誰心裡也沒底。

  航行中時而暈船,回到陸地上“暈陸地”,睡覺老醒,說話老錯,喝酒老醉。前幾批參加護航任務的士兵“三老”現象明顯。可2010年當南方日報記者採訪第五批執行護航任務的官兵時,這種“三老”現象在他們身上已不存在。雖然他們中很多人也是第一次遠征,但由於海軍改進了平時訓練的內容,改進了護航執行任務的具體戰術,護航官兵們不僅順利完成了長時間的護航任務,還在返航期間執行了出訪任務,成為繼人民海軍首次環球航行後,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出訪國家最多的一次,可見將士素質的提升。

  在作戰方面,參加第一、二批和第五批護航任務的戰士們向我講述他們作戰故事的時候,總是顯得非常興奮。烏壓壓的海盜船逼近商隊,軍艦開火驅逐,特警空降商船之上參與貼身保護……一次次的作戰經歷,告訴他們戰爭中,你可能遇到的情況。正是這一次次的遠洋護航經驗,一次次真實的戰役,錘煉了中國海軍。

  當然,改變不止如此。我在採訪中能深切地感受到,海軍戰士思想的變化。

  雖然在無政府狀態的國際體系中,每個國家都在依據自己的力量大小追求分量不等的權力和利益,但用什麼方式可以得到利益?誰是朋友,誰是敵人?這些,是可以在國家間的互動中改變的。

  在中國海軍準備第一次走向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的時候,國際上對此議論紛紛。美、日、韓以及印度等國對於中國走出第一島鏈、挺進印度洋表示擔心。美國的一份報紙還發表文章表示,擔心中國在護航過程中會與其他國家的軍艦產生摩擦。因為,自2008年6月在聯合國的授權下,這一片海域早已雲集了美國、俄羅斯、歐盟、日本、印度等國軍艦,尤其是美國的第五艦隊更是長期在這一海域巡航,打擊海盜。

  首批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海軍能深深地感受到外軍的猜忌。他們告訴我,當軍艦駛到印度洋的時候,軍艦上收到了印度軍艦發來的信件,上面寫著“歡迎你們到我們的印度洋來”,這話酸溜溜的。

  由於不清楚各國的態度,邁出國內的首批護航編隊總是謹小慎微。據參加首次護航任務的官兵回憶,首批執行護航任務的中國海軍編隊剛抵達任務海域時對於與外軍接觸是十分小心的,很少主動聯繫。

  而歐盟海軍編隊、法國軍艦卻十分熱情,他們主動向中國發出信息,向中國海軍通報的信息通常比較詳細,也多次提出希望中國向其通報詳細的護航計劃以便其相應調整其力量部署,使雙方兵力配置最優化。

  互動中,各國都在發生改變,中國海軍開始與外艦進行接觸,甚至開展聯合演練。而原先對中國戒備森嚴的美方甚至表示中國艦載直升機在緊急情況下,可在其所屬艦艇上起降,中國在打擊海盜行動中,如有需要可呼叫其提供支援和幫助。歐盟海軍465特混編隊也向中國海軍提供了部分反海盜的相關資料。

  國家間交往會改變彼此對對方身份的認知。就像2010年夏天“廣州艦”、“巢湖艦”和意大利微型航母“加裡波第號”並肩而停一樣,兩國的軍事合作更加透明。曾擔任北約赴索馬里海域的護航編隊司令的意大利海軍遠洋作戰部隊司令部副司令喬瓦尼.古米埃羅告訴我,北約以及意大利的護航編隊也承擔著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的護航任務,在那裡他們與中國開展過很多交流、合作,談起與中國海軍在索馬里海域的合作,他對中國海軍的表現贊不絕口。

  護航讓中國海軍的心態更加開放;它走出的不僅是第一島鏈,還衝出了內心自設的防線。而中國的開放與擔當也消弭了國際上原有的猜忌。

  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中國派出軍艦參與索馬里海域護航更是積極參與全球公共治理、承擔國際責任的體現。一個國家的權威不僅決定於其權力的大小,還取決於其是否敢於擔當、能夠擔當。就像美國,如果它始終秉持孤立主義的外交理念,便不會有今天“美國治下的世界”。

  大國應該有大氣。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種承擔有助於增強中國的權威。而一次次護航的成功以及國外軍人對中國海軍的肯定也勢必有助於增強中國海軍的自信心和榮譽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