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空降兵“獨門絕技”大盤點(組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4 09:43:47  


 
  關鍵詞:文化

  文化符號

  文化能夠定義一支兵種。軍營文化是軍人團隊精神的表現形式和它的物化形態,是軍隊中價值觀的集中體現。空降兵的獨特歷史和兵種特色結晶在一系列的器物、準則、建築中,形成固有的文化符號。人有性格,軍隊亦如此。空降兵文化性格,就潛藏在這些信息豐富的符號裡。

  傘徽

  空降兵某部新兵的首次升空跳傘。傘花綻放,他們飄然落地,“成功了!”大家笑著、喊著,一臉自豪。老同志當場給他們戴紅花、披綬帶、佩戴傘徽。傘徽是空降兵自己設計的:紅白相間的傘衣頂,天藍色的傘衣套,“八一”兩字嵌中心,分明的條條直線代表傘繩,兩翼張開金色的翅膀……

  佩戴傘徽猶如完成空降兵的成人禮。只有你歷經,克服各種心理、生理、技術等困難,從萬里高空勇猛一躍並安全落地,你才有資格別上這小小的傘徽。

  在空降兵部隊,傘徽無處不在:無論是營區大門、板報、橱窗,還是戰士的相册、日記本、筆記本封面,都有傘徽的標識。每逢重大任務,官兵們也喜歡把傘徽懸掛在胳膊外側,戴於胸前,縫在帽子上,印在頭盔上。小小的傘徽,永遠被空降兵別在最醒目的位置。

  傘兵刀

  傘兵刀,至今在技術性極強的空降兵中使用的一種冷兵器。

  空降兵傘刀的外形簡潔美觀,結構牢固可靠。主要由刀體、刀柄、刀柄座、刀柄芯杆、橫擋護手、指北針、刀鞘、刀鞘鑲件、磨刀石、哨子、掛帶、腰帶掛扣、捆綁繩和保險繩等部分組成。刀柄表面刻有網紋和環形槽,握持舒適,手感好。刀體為鋒利的單面刃口,能快速割斷降落傘傘繩和其他繩索。刀背有一段堅利鋸齒,能鋸斷飛機鋁殼體和電纜。刀體刻有血槽,刺入敵人身體後,能順利拔出。

  空降兵的戰場就是在敵後,沒有補給,沒有支援。因此,隨身攜帶的每一件裝備都至關重要。現在的傘兵刀已經多功能化了,不僅是空降兵空投、空降和地面作戰的利器,也是行軍和野外生存的有效工具。

  黃繼光塑像

  1962年,為紀念黃繼光犧牲10周年,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請雕塑家塑造了三尊一模一樣的黃繼光半身銅像。一尊由黃繼光生前的連長萬福來和班長熊家富代表部隊贈送給四川省中江縣黃繼光紀念館,那裡是黃繼光的家鄉;一尊贈送給了中國軍事博物館,那裡收藏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最高級和最重要的記憶;最後一尊則被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收藏,陳列在“黃繼光英雄連”的榮譽室,這裡是英雄的家。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作為第一支趕到震區的外區部隊,空降兵上萬名官兵奮戰在黃繼光的家鄉。四川災區的百姓們動情地說,黃繼光又回來了!其實,英雄何曾離開,他的床位仍舊在“黃繼光英雄連”,每晚點名,第一個就點“黃繼光”,全連官兵齊聲答“到!”

  “布滿381個彈孔的戰旗”

  在空降兵各個部隊,一面布滿381個彈孔的戰旗,在每個戰士心中獵獵飄揚。上甘嶺一役,敵人向八連防守的陣地投擲炸彈5000餘枚,發射炮彈的密度達每秒鐘6 發,八連官兵以超生命極限的戰鬥韌勁,堅守坑道陣地14 個日日夜夜,擊退敵人的無數次進攻。最終,將被敵人槍炮擊出381個彈孔的戰旗插上了上甘嶺的主峰!

  戰旗本身已經隨時間而淡出歷史,但其象徵的忠誠、堅韌、鐵血和榮耀,卻永存空降官兵的心中。旗幟本來就是標識,空降兵善於在執行任務中,將一面面旗幟插在傘兵突擊車上,插在藍軍腹地、插在樓房廢墟上。一面面如火似血的軍旗,讓敵人喪膽,讓群眾安心,更讓壯士的胸中鼓蕩征戰的血性和豪情。

  傘塔

  中原腹地,空降兵某部營院裡,矗立著一座88米高的傘塔。62年前,中國空降兵從這裡邁出了從天而降的第一步;62年後,傘塔成為空降兵光榮歷史的見證,無畏精神的象徵。

  初創時期的空降兵,起步是艱難的。當時僅有從蘇聯購買的300具降落傘,蘇聯的伊爾-12飛機和繳獲的幾架美制C-46飛機,破損較為嚴重,根本無法滿足空降官兵跳傘訓練的需求。他們採用蘇聯技術人員的建議,修建了一座當時被稱為“亞洲第一塔”的傘塔。

  被稱為“傘兵第一腿”的崔漢卿老人回憶說:“傘塔跳傘操作程序複雜,保障人員比跳傘人員還多,每個人一星期才能輪上一回跳傘,嚴重制約著部隊的訓練,那時,能坐上飛機跳傘簡直是傘兵夢寐以求的事。”但大家克服了種種困難,經過11天的傘塔訓練後,第一批63名跳傘員躍出機艙,成功傘降,宣告中國空降兵真正進入我軍的戰鬥序列。

  進入新時期,隨著空降兵武器裝備建設不斷發展,部隊訓練走向以中、大型運輸機跳傘為主。傘塔雖然失去了本身的固有價值,但作為中國空降兵的原點,如擎天柱般的傘塔永遠是官兵心中的豐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