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少將稱中國不會在海權和軍事上與美國爭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7 08:36:34  


 
  日本對中國海洋力量發展很糾結

  Q:日本防衛研究所是一個什麼性質的智庫?它發布的《中國安全保障報告2011》能代表日本官方的主流觀點?

  尹卓:日本防衛研究所大概相當於我們的國防大學,是屬於日本防衛省的一個帶有教學和研究性質的機構。應該說,它發表的研究報告能基本反映防衛省以及日本海上自衛隊對海洋戰略形勢的一些分析和判斷,很大程度上能體現日本官方的態度。

  劉江永:這個報告是從去年開始寫的,每年都有。它的基調和日本每年公布的防衛白皮書的內容大體相當,但更加詳細。這個報告是公開發表的,實際上,在日本有關中國軍事問題的研究,特別是海洋戰略方面的研究,這份報告並不是唯一的,既有防衛省內部非公開的報告,也有一些公開出版的,都涉及敏感問題,包括中國軍力發展,以及中國海軍在東海和日本周邊海域的活動情況。

  Q:該報告流露出強烈的對華警惕情緒,認為中國正在加強軍事力量以確保能源資源並與美軍抗衡,報告稱“這將影響日本的安全”。您如何看待報告的這種情緒和判斷?

  尹卓:該報告對中國近年來海洋力量的發展進行了認真的跟蹤分析和研究,在大量分析材料的基礎上得出的這樣一個“警惕中國”的結論。應該說,這是一份嚴肅的報告,而不僅僅是為了做宣傳的。從這份報告可以看出,日本軍界、安全界對中國海洋力量發展的一種糾結心態:一方面,日本承認中國發展海洋力量是一個自然的事情,因為隨著中國國力增強,海外利益增多,為了維護海洋生命線的安全,中國海軍就要走向遠海,這是中國發展經濟的必要保障。日本承認這個現實。

  但另一方面,他們也認為,中國發展海軍力量會打破美日主導西太平洋海域的現狀,對美國和日本的海洋利益構成挑戰。因此,它們利用東海、南海等問題上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爭端,渲染中國對美日以及南海周邊國家構成威脅,並由此得出“中國海權威脅論”。

  劉江永:日本在經濟衰退的背景下,其國防預算每年都在下降,因此防衛省要贏得財政預算上的特別關照,就需要提出“中國威脅論”這樣一個話題。

  還有,日本資源比較貧乏,去年發生大地震和海嘯以後,核能發電基本癱瘓,這提醒日本今後要加強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獲取,而海洋油氣資源自然是一個重點。

  更重要的是,中日兩國還存在釣魚島爭端、東海劃界以及油氣資源開發問題,日本站在未來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在2010年12月就已正式批准了新的防衛計劃大綱,將中國列為主要防範對象,這至少是未來5年日本的一個國防方針。更具體地說,在未來的5年,日本逐漸將軍事戰略重點轉向西南島嶼——釣魚島及其附近海域,未來的軍事裝備、軍事部署都要以此為基準。

  另外,中日關係存在結構性矛盾。日本擔心中國軍力的發展會取得東海乃至西太平洋的制海權、制空權。因此,只要中國海軍在東海海域有活動,包括中國海軍穿越宮古水道進入太平洋等,日本都極為敏感。日本不斷地製造一種說法,即中國要突破第一島鏈,進入第二島鏈,即美國的關島等。日本的這些反應,某種程度上講,是針對中國未來有可能統一之後,在西太平洋海域的一種戰略考量和部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