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解放軍二炮部隊列裝的東風-21改進型彈道導彈。 |
中評社香港1月24日電/日本《外交學者》1月20日載文《中國導彈宣傳的背後》,摘要如下:
《外交學者》助理主編哈里.卡齊亞尼斯就中國“東風”-21D導彈的研發,採訪了美國智庫蘭德公司資深研究員羅傑.克利夫。
問:作為一種從未正式和公開在移動目標上測試過的武器,“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已被媒體大肆宣傳過。一年多前,美軍宣布這種導彈已經具備“初步作戰能力”。在你看來,就作戰準備程度而言,如今這種導彈大概是什麼情況?
答:我從未聽說這種導彈有過額外的測試,否則美國衛星就會探測並追蹤到導彈發射。
假設他們尚未對“東風”-21D導彈進行海上移動目標的測試,那麼這個系統就不能被視為完全具備作戰能力。鑒於“東風”-21D導彈的設計初衷是用來對付海上艦船的,陸地上的測試不可能徹底模擬導彈實際使用時的狀況。
另外還有數量的問題。一年前威拉德將軍說,美國認為“東風”-21D導彈已經具備初步作戰能力。當時他沒有解釋所渭的“初步作戰能力”具體是指什麼。是僅僅指己經展示出導彈系統的可操作性,還是說導彈實際上已經部署到作戰部隊?如果是後者的話,那麼數量有多少?導彈系統仍在研發中是一回事——但假如明天爆發戰爭的話,他們可能會在戰爭中使用一些仍處於測試階段的導彈;若研發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完成,導彈部署到一個或多個旅並隨時準備使用則是另一回事。如果水上測試還不完全滿意的話,他們可能會進行一些必要的改進。
問:外界對“東風”21D導彈的射程似乎存在爭議。估計數字從1500公裡到2700公裡不一而足。你認為哪個數字比較合理?隨著技術的改進,導彈射程還會進一步增加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