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稱中國航母直升機嚴重短缺 直15或堪大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12 12:33:48  


Z15中法合作項目首架直升機在法國馬賽成功首飛。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人民網引述據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站刊文稱,中國海軍現代化最顯著的標誌是航母項目的發展。中國航母項目的發展歷程已經走過了數十年的歲月,但由於資金、技術、政治和戰略上的制約,中國的航母項目一直發展緩慢。

  2005年4月,中國1998年購買的“瓦良格”號航母被拖進了位於大連的幹船塢內,之後它接受了全面的改裝。此後的幾年裡,網上流傳著大量有關該航母的照片。2011年8月,“瓦良格”號進行了首次海試,,與此同時,中國官方也更加開放地談論對航母的興趣。國防部長梁光烈和海軍司令吳勝利都先後就發展航母發表了聲明。文章認為,艦載機在航母項目中有著與航母本身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對中國艦載航空力量的發展及其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

  固定翼艦載機的發展

  美媒稱,中國改裝升級首艘航母的同時,也在發展相應的艦載機殲-15。這款艦載機由中國自主研製,並借鑒了俄羅斯的蘇-33D的許多技術。目前,俄羅斯唯一的航母上就部署了蘇-33D艦載機,而中國海軍則擁有至少一個團的蘇-30MK2和一個團的殲-11B。

  2006年10月,俄羅斯媒體報道了中俄談判購買12到50架蘇-33D艦載機的事情。不過,俄羅斯媒體又在2009年3月表示,由於兩國在購機數量上存在分歧,談判陷入僵局。此外,莫斯科還擔心中國可能會仿制該戰機,因為中國僅保證購買2到14架蘇-33戰機。之前,中國已經在未經俄方許可的情況下,自行製造“側衛”戰機的變型殲-11B戰機,這進一步加劇了莫斯科的擔憂。由於購買蘇-33戰機的談判沒有成功,中國正在利用生產殲-11B的經驗來生產自己的艦載“側衛”。網上有消息稱,這款戰機(殲-15)的首架原型機於2009年8月31日進行了首飛,並且在2010年5月6日成功進行了陸上滑躍式起飛;不過,這些消息都沒有得到證實。

  最近,網上流傳著處於飛行狀態的殲-15的照片,其中至少有一架塗裝了中國海軍流行的海軍灰。此外,網上還有關於殲-15試飛的視頻。儘管殲-15可能是對蘇-33的仿制,但人們認為它和殲-11B使用了相同的雷達,航空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

  艦載直升機的發展

  美媒稱,除了艦載戰鬥機,中國海軍還需要發展艦載直升機。中國的航母上可能裝備用於執行反潛,搜救和空中預警等任務的直升機,同時也會裝備通用型直升機。中國當前的直升機力量難以滿足中國海軍的需求,因此直升機力量不足將是中國海軍短期內所面臨的一大難題。

  目前,中國海軍擁有35艘配有機庫,並能起降直升機的護衛艦和驅逐艦。此外,“世昌”號訓練艦,兩艘071型兩栖登陸艦,920型醫療船和三艘最現代化的海上補給艦也都建造了起降直升機的設施。中國海軍大約擁有35-40架直升機,其中20到25架為國產直-9和俄制卡-28,它們主要執行預警和搜救任務。這些戰機都能在護衛艦和驅逐艦上起降。另外,中國海軍可能擁有約15架直-8中型直升機,該型直升機能夠從071型登陸艦和920醫療船等大型艦船上起降。

  隨著中國海軍能夠起降直升機艦船數量的增加,直升機短缺的問題將更加突出。除了071型登陸艦外,有媒體表示,中國正在計劃建造081型直升機攻擊艦,該艦的規模和能力類似於法國西北風級兩栖攻擊艦,約為美國海軍“黃蜂”級攻擊艦的一半。中國最先進的護衛艦和驅逐艦(“江凱-II”導彈護衛艦“旅洋-II”導彈驅逐艦)都配有起降直升機的設施,並且中國正在用它們替換那些不能起降直升機的軍艦。

  美媒稱,由於直升機數量不足,中國海軍需要引進大量直升機。短期內,中國可能通過購買俄制卡-28直升機和自行製造直-9和直-8直升機來解決問題。但是這並不是最後的解決辦法。直-9因為形體較小而限制了能力,而直-8所使用的發動機又存在問題。一種可能的解決辦法是生產直-15的軍用型號。這是中國和歐洲直升機共同生產的EC-175的變型。但該機的商用型號到2012年才有望實現生產。因此,軍用型號近幾年不太可能出現。而且,除了獲得新的直升機外,組織,訓練和裝備也需要花費相當的時間。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