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淮南在調試武器裝備。 |
中評社北京6月24日電/解放軍報報道,身如鐵塔,滿手老繭。年近花甲的濟南軍區某軍械倉庫高工王淮南站在泰山腳下的一座軍營中,讓人不禁聯想到四周一棵棵不老鬆。
王淮南一入伍就來到這座山溝軍營。37年來,他在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條件下矢志創新,累計取得83項科研成果,其中37項榮獲軍隊科技進步獎,12項在全國全軍推廣,在我軍火炮保障邁向信息化的征途上,留下了一串深深的足跡,被官兵譽為山溝“兵博士”。在建黨90周年前夕,王淮南又一次被上級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
“多出科研成果,我才活得有價值”
王淮南原本只有小學文化,但他立志做軍隊建設的有用之材。
入伍不久,他受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的啟發,苦苦摸索,研製成全軍第一台適用於彈藥搬運的“交流電動拖車”,結束了彈藥進出庫房靠手推車的歷史。
部隊裝備保障遇到什麼難題,王淮南就研究什麼。某新型火箭彈裝卸沒有專用機械,只能靠人抬,勞動強度大,裝卸效率低。“平時保障效率上不去,戰時怎能實現收得快、供得上呢?”王淮南陷入了沉思。他從高射炮底盤的機械原理得到啟發,拿出了能360度旋轉的火箭彈吊裝機設計方案。製作樣機缺乏現成部件,他就到廢料堆裡找,到舊機器上拆;實在找不到就自制。吊裝機終於亮相了,一個人操作它就可完成彈藥裝卸作業,每車彈藥的裝卸時間由50分鐘縮短為5分鐘。
一次演習,某旅幾門高炮突發故障,維修人員對高炮的40多條線路逐一排查,故障未除,演習已經結束。身為在現場指導的軍區科技專家委員會委員的王淮南,目睹這一切寢食不安。回到單位,他一頭鑽進洞庫,把教練炮的線路分解開,開始逐條測試,分析各種技術參數,反覆精確驗證……一忙就兩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