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媒:殲20無力改變戰略形勢 中國空軍有缺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9 09:30:12  


 
  美軍不會輕易改弦易轍

  殲-20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震撼”效應,還在於它的亮相時間早於西方情報界的估計。美國防長蓋茨隨之成為某些人口誅筆伐的對象,理由是此前他基於錯誤的情報,終止了F-22戰機的生產。不過,香港《亞洲時報在線》網站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即使蓋茨的繼任者改弦易轍,在美國軍費緊縮的大環境下,裝備更多的F-22勢必導致作為低端產品的F-35遭到打壓,實為“拆東墻補西墻”,遑論美國盟友對F-35項目的信心可能因此受損。

  再者,一兩件先進武器改變不了戰爭的結局。曾供職於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的特雷弗.摩斯認為,就算坊間關於殲-20有望在8至10年內成軍的預測準確,中國空軍在空中加油機這一重要輔助機型上的缺失,也會嚴重制約其遠程作戰能力。“木桶效應”對現代化空中作戰體系意義重大,殲-20僅僅憑借自身的能力試圖改變地區戰略形勢,未免力有不逮。

  美國航空技術專家理查德.阿布拉菲亞的表態更為直白。在他看來,任何以殲-20為借口要求增產F-22的要求都是“歇斯底里的”,理由很簡單——研製先進戰機的最大挑戰並非把一個外殼弄上天,而在於能否為其提供合用的雷達、數據鏈、發動機、電子戰設備和控制軟件。鑒於中國在這些項目上的進展尚不明朗,外界沒有必要輕率地做出反應。

  《亞洲時報在線》網站的文章稱,中國公開展示一件還處在研發階段的裝備,似乎不太符合“韜光養晦”的戰略思想。而這也給了五角大樓精確評估殲-20性能的絕佳機會。最終,後者的分析師們會傾向於得出這樣的結論:至少在目前,這架戰鬥機還算不上現實的威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