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揭秘二炮氣象中心:導彈發射保障細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6 10:05:30  


天氣會商。
  中評社北京9月6日電/新華網消息:一年秋天,凌晨4點多,西北大漠還籠罩在茫茫夜色之中。 

  距離發射窗口還有將近6個小時。來自二炮氣象中心、擔負本次發射任務氣象保障小組組長的李新東,卻再也睡不著了。他叫醒預報員和觀測員,3人帶上簡易的觀測儀,來到附近的簡易觀測場。 

  沒有更多的言語交流,3人默默架起觀測儀,觀察天氣系統的移動。 

  這幾天,靶區的風速一直維持在每秒十二、三米左右,能見度很差。就在頭天晚上,關於預定窗口的天氣究竟是否適宜任務執行,氣象保障小組內部還有過激烈的爭論。3人同意、3人反對,作為組長的李新東,憑借一個多月來對靶區天氣系統的研究和多年的工作經驗,站到了同意方的一邊。 

  “這個天氣系統會移走。”會商結束後,他將這一結果匯報給了指揮部。 

  但是,這個天氣系統真的會移走嗎?大風真的會停嗎? 

  天氣,意味著什麼 

  其實早在一個多月前,李新東和他的戰友們就已經進入靶區。這是慣例,作為氣象保障小組的人,都要在任務執行前進入靶區,摸清當地天氣情況和天氣系統移動特點,為確定最後的窗口做準備。 

  二炮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技術帶頭人高增勇,曾經半開玩笑地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時候,最後就聽氣象保障員一句話:可不可以發射。"乍看起來很威風,但這背後氣象員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