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海軍關注度驟升 西方臆斷中美必有一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26 08:49:56  


攻擊美軍航母戰鬥群示意圖。
  中評社北京7月26日電/“中國海軍正全面進行世界上最具野心的擴張。”這是5年前美國國會調查局對美國政府的一句“忠告”。在此後的5年裡,從國會到白宮,都頻繁對中國海軍力量增強發出警告,近來更有美國學者做出“中美海上必有一戰”的驚人論斷。該假想稱,2015年,在一場美中政治危機後,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航母將被中國導彈擊沉。中國專家金燦榮說,1996年台海危機時,美軍太平洋司令曾嘲笑中國如何把士兵送過海,而到了2006年,時任美國防長已驚呼中國大陸擁有的軍力遠超應對台海的需要,“這種說辭的變化表明,中國海軍確實取得了公認的成績,但顯然,在海上,中國是一個新玩家,相比於在這裡縱橫了100多年的美國,中國對海權的關注還僅停留在‘胎兒期’”。一位瑞典專家則說,縱觀世界史可以發現,所有歐美強國對海權都高度重視,直到今天美軍仍奉行“把敵人消滅在海洋,而不是把他們帶到我們的國土”的原則,因此不難理解,當中國變得強大時,中國海軍很容易觸碰到“西方人的敏感神經”。

  美國輸掉2015年美中海戰?

  “中美兩國海軍將注定有一種緊張關係。”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羅伯特.卡普蘭在美國《外交》雜誌6月號的文章中對中美海上對抗態勢做出了這樣一個判斷。卡普蘭說,這是因為,為確保能源安全,未來中國軍力向海外延伸,而美國海軍卻習慣了在全球自由航行。在他看來,南中國海是最值得關注的地區:“這裡在21世紀的重要性有如海灣在20世紀的重要性。”這並非該專家第一次作此表述。半年前,他在《大西洋月刊》上撰文警告稱,“美國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和中國展開‘微妙冷戰’,在21世紀的某段時間內仍是可能的”,因此“雙面下注”應該是美國繼續執行的政策,“一方面,會有(美國)官員和中國談(兩軍合作),同時要以中國為假想敵進行戰爭推演。”

  比卡普蘭的說法更驚人的是美國海軍中校、海軍戰爭學院國際法教授詹姆斯.克拉斯卡。他今年初在美國外交雜誌《世界事務期刊》撰文宣稱,“中國2015年將與美國發生海上激戰,最終中國海軍大敗美方‘喬治.華盛頓’號航母。”按照克拉斯卡的假想,在這一事件爆發前,中美外交危機便已稍露端倪,但西方國家並沒有預料到這場政治危機會突然失控,“美國甚至仍派遣‘喬治.華盛頓’號在中國沿海進行例行巡邏,借以明志”。而中國也以實際行動表明自己的立場,發射導彈擊沉了這艘海上巨無霸。他描寫道:“喬治.華盛頓”號中彈後斷成兩截,並在20分鐘後沉沒,美軍共4000名將士殞命,“美國75年的海上霸主地位終結,北京取代美國的國際新秩序新篇章從此掀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