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稱中國空軍側衛戰機規模直追美F15機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6 08:51:47  


資料圖:中國空軍裝備的側衛系列戰機。
  中評社北京7月6日電/《環球時報》編譯美國外交雜誌網站刊載文章,原題:中國空軍加速上升 美國關於解放軍空軍的臆斷已經過時。中國正在打造一支在亞太地區無敵手的空中力量。

  2010年6月,最後一批殲-6戰機退役。在解放軍空軍從一支冷戰時代的蘇式空軍向擁有高性能戰機的現代化空中力量轉化的過程中,這是個重要里程碑。悲哀的是,迄今為止許多美國分析家和高官仍抱著一種觀點,認為解放軍戰機力量仍由數千架基於1955年蘇式米格-19克隆而成的機型構成,因而無力保護中國的區域利益免遭地區或美國軍力的侵犯。這種觀點在華盛頓仍頗具吸引力,但早在約10年前這種情況就已不複存在。正如英國作家奧爾德斯.赫胥黎所闡釋的“你不知道,是因為你不想知道。”

  但對那些對解放軍空軍感興趣的人而言,過去5年裡發生的事足以為其提供一幅更為精確的畫面,中國計劃部署超過500架俄制蘇霍伊“側衛”戰機,其規模直追如今正不斷下降的美國空軍(約600架波音F-15“鷹”式戰機)機群。事實上,如果美國繼續推行當前精簡並降低戰術空中力量的計劃,隨著中國空軍現代化的推進,就數量而言,它將成為亞洲地區最強大的空中力量,擁有全球範圍內規模最大的“一級”戰機機群。僅僅就空中力量而言,這將打破自上世紀40年代以來的戰略平衡。

  從戰略角度來看,中國的“側衛”戰機編隊便是其區域“大棒”。即使在不進行空中補給的情況下,這些戰機的作戰半徑仍遠達900海裡,能夠強力覆蓋“第一島鏈”。雖掛載重型武器後作戰半徑會縮短,但通過空中補給,其作戰半徑仍能得到進一步擴展。重要的是,“側衛”是一款可靠的現代化戰機,其主要性能可匹敵或超過美日及新加坡的主力戰機。儘管“側衛”已成為解放軍戰術戰機編隊的中流砥柱,但並非其唯一倚仗。當前,北京正在利用新生產的國產殲-10替換冷戰遺留下來的殲-6及殲-7機群。

  至於基地方面,解放軍將繼續以冷戰時約200個戰機基地組成的網絡為基礎開展行動。其中13個基地具備“防核攻擊能力”,飛機庫深藏於地下,經隧道一直連通到山邊;其他基地則建有飛機防護掩體,可抵抗小型炸彈襲擊。這些基地系統是解放軍的戰略資產,能為中國軍隊快速部署及分散提供條件,並提供亞洲任何其他國家都難以獲得的戰略縱深。

  所有這些都意味著中國逐漸發展的戰機力量是強有力的,且未來10年內隨著老戰機被新戰機取代,力量還將進一步增強。而且由於兵力結構是仿效美國空軍設立,因此解放軍戰機部隊正日益成為在亞太地區沒有對手的戰略力量。(作者為澳大利亞防務專家卡羅.庫珀,曾鏵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