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澳智庫:中國海軍面臨困局 近海仍為戰略重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9 14:44:21  


中國海軍039宋級潛艇編隊,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認為中國大造常規潛艇目的是近海防禦。
 
  東亞海域仍為中國海上戰略重點

  報告稱,中國戰略思想必會在某種程度上受“中國經濟持續發展需要確保進入海洋的通道”的觀念的影響。不過,就這一點而言,解放軍海軍進入太平洋的通道被第一島鏈封鎖,而第一島鏈則由其敵對或潛在敵對國家或地區控制,特別是受美國保護的台灣和日本。而且,進入印度洋的通道也取決於其通過東南亞群島周圍狹窄水域和海上咽喉要道的通道。再加上中國各種領海及管轄權糾紛,這一困局決定了“維持解放軍海軍在南中國海、東中國海以及黃海優勢”是過去二十五年來北京的主要戰略側重點。這一特別的地緣政治議程就是中國關注台灣的原因及動力。
 
  文章稱,只有一支具備藍水能力的中國海軍才是具備戰略意義的想法是錯誤的,藍水海軍並非中國軍事現代化給美國帶來的主要威脅。事實上,中國成為區域海洋主宰的雄心可以簡單的闡述為北京尋求東亞地理政治優勢。自1996年美國介入台海衝突之後,“區域封鎖”能力一直是中國戰略的側重點,以便降低美國在衝突爆發時增援盟國甚至是阻止衝突爆發的能力。

  中國的區域封鎖能力包括潛艇、水雷、陸/海/空基反艦巡航導彈、適於執行海上攻擊任務的陸基空中力量、反太空力量、短/中程彈道導彈——其中包括旨在打擊海上艦艇——尤其是像美國海軍航母這樣的大型目標——的東風-21彈道導彈導彈。中國正在通過日漸自信的海上演習及行動,緩慢而穩定的加大對台灣和日本的壓力。

  文章最後指出,人們關注解放軍海軍的主要原因並非是中國當前有限藍水能力或其潛在航母發展項目,而是一旦爆發危機或衝突,其東亞海域日漸增長的區域封鎖能力,這會打破美國太平洋司令部領導下的安全體系,是對地區秩序或海上和諧最大的威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