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稱中國二百枚核彈頭處於實戰部署狀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6 09:54:38  


 
  中國自信現有核武器數量足以震懾敵手

  研究人員認為,中國的核武器戰略部署自有聰明之處。雖然中國擁有的核武器力量相比較弱,但中國自信這些數量已經有足夠的威懾力。在國際政治較量中,這種小規模核武器部署起到了攘外安內的雙重效果。在外約束別國,在內可以隨心所欲發展自己選擇的武器。

  一些精明的國家現已意識到龐大的軍火庫實際效益不大。就像其他領域的競爭一樣,過了某一點收益便會縮減,核武器的臨界點來的更快。以中國為例,美國或俄國幾乎無法採取任何軍事行動,攔阻中國軍備建設。正是因為中國也意識到了這點,所以中國的核武器發展總是如願以償。中國會改變這種戰略嗎?當然如果中國的需求被刺激,戰略有可能會變。

  因此,核武器防禦是一個蹩腳的主意,在亞洲尤其如此。防禦有時動蕩有時穩定,如何拿捏好在對的時間選對的方法是關鍵。正因為看明白了這一點,美國放棄了國內防禦計劃,反走“心知肚明的摧毀”路線,即雙方對彼此的破壞力都十分清楚。如今中美正以沉默之姿,進入蓄勢待發地打擊報復階段。雖沒有公開聲明什麼,但雙方都知道,一旦訴諸武力,代價高昂。核武器讓政治家們知道冒然行事的危險,為各國立下了成文或不成文的約束。儘管沒有政治家會喜歡生活在束縛中,但核武器就是這樣,因為它的存在,各國互為條件,彼此依存。雖然表面上巧舌如簧,但各國暗地裡都十分警醒。

  古巴導彈危機,成為核武器威懾力的最好例證。美國總統肯尼迪和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在如此劍拔弩張、各持政見的情況下,最終沒有選擇戰爭。雖然蘇聯沒想到,美國對在佛羅裡達海岸部署導彈會有如此大的反應;但整個事件中最耐人尋味的是兩國領導人在預見到後果後的舉動。用當時美國國務卿Dean Rusk的話來說:“我們面面相覷”,非常形象。首先美蘇都意識到情況異常凶險;其次兩國“所見略同”,雙方都意識到此次危機結果如何,與任何一方的舉動息息相關。儘管美國當時的武器庫強大充足,足以應對俄國的任何報復性打擊。但戰爭是醒目的焦點、界限與尺度,最好能不越界,避免戰爭。從此以後,兩大強國都意識到,軍備競賽也要有個限度,到了懸崖勒馬的時候,就不能再進一步,邁出去就會引發誰都不願意看到的核戰爭。古巴危機以後,雙方減少了核武器儲備中的不確定性,增加危機中的穩定因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