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海軍遠海保障向科技化邁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7 10:18:01  


 
  “不怕苦、不怕累,就怕身體出毛病”。遠離國內一萬多公里執行護航任務,官兵健康無疑是各級領導關注的大事。記者在“千島湖”綜合補給艦救護所看到一張《護航膳食營養結構圖》,“這可不是一張簡單的圖,而是一份科技圖譜”,隨艦的解放軍某醫院內科主任黃斌告訴記者:這是一份由國內數家醫院營養膳食專家制定的護航專用食譜,什麼時候吃什麼、護航各階段補什麼等完全是按科學規律得出的結論。正是由於現代醫學與日常營養學的介入,目前,全體護航官兵沒有一人因飲食結構而發生疾病的。 

  不僅如此,融音視頻於一體的“信息化遠程醫學診療系統”也給了“千島湖”綜合補給艦衛勤保障一雙“科技眼”。萬里之外可實現與位於北京的海軍總醫院專家的遠程會診,同時,可由專家遠程指導各類手術開展。去年,遠在亞丁灣的“千島湖”綜合補給艦救護所就曾借助“信息化遠程醫學診療系統”與北京專家成功聯合實施了一類手術。 

  護航行動一要靠人,二要靠裝備,裝備一旦有故障,護航必定受影響。然而,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高濕、高溫、高鹽的環境中,護航軍艦卻經受了長時間、高強度、高負荷運轉的考驗,創造這一奇跡的同樣是科技保障。以裝備油品為例,“燃料油品檢測化驗系統”可在不足一分鐘時間內,對裝備用油進行數據分析,防止裝備出現“血液病”。同時,“某新型導彈護衛艦裝備故障分析排除軟件數據庫”集中了該型號艦艇最常見的故障,鍵盤一敲,便可定點、定位研判故障,搶修方案也同步生成。

  此外,隨艦的裝備專家借助各類先進設備全時對裝備機器振動、油壓等進行分析監測。護航編隊保障指揮所的翁國良大校向記者介紹了“千島湖”綜合補給艦為編隊裝備保障取得的“四個沒有”:沒有因裝備故障影響一艘艦艇航行,沒有因武器出現問題影響一次使用,沒有向國內要求增派一名技術人員,沒有一艘軍艦停滯任務等待維修——而這成績的背後,科技功不可沒!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