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空軍防空部隊已具備多功能反導防天能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1 08:53:36  


 
  經典“戰例”三:國慶60周年閱兵中,12個空中梯隊精彩紛呈。空軍機關專門組成指揮、訓練、政工、後勤、裝備5個小組,對各梯隊實施全方位指揮。15種機型、151架飛機,分別從7個機場起飛,沿7條航線按時抵達集合空域,“米秒不差”地飛越天安門廣場。

  記者點評:近幾場重大軍事行動,空軍部隊之所以能夠快速出擊、不辱使命,歸根結底得益於嚴密高效、靈敏迅捷的組織指揮能力。抗震救災、奧運安保、國慶閱兵中的空軍行動,已成為對空軍各級指揮機關轉變指揮理念、改進指揮模式、更新指揮手段、提高指揮素養的實戰檢驗。

  應急機動、立體支援

  經典“戰例”一:2006年11月18日,戰鬥命令電傳至濟空某場站:要求部隊在無水、無電、無營房的野戰條件下,緊急執行機動伴隨保障……3發綠色信號彈騰空而起,指揮車、導航車、牽引車、消防車等上百台各種保障車輛馬達齊鳴,排山倒海般駛出營區。車隊一進機場,野戰指揮所和保障點迅即開設完畢。指揮所內,指揮班子現場排兵布陣;保障點上,各類人員緊張地調試設備……

  經典“戰例”二:2007年12月下旬,空軍首批多機種綜合保障基地建成,運輸機、直升機等數十架不同型號戰機在這裡起降。空軍航空兵場站實現了一個機場保障一兩個機型,向同時能保障多個機種機型轉變,保障效率大幅度提升,保障模式實現歷史性跨越。

  記者點評:從一機固定保障到多機綜合伴隨保障,從平時保障到應急機動保障,空軍綜合保障能力逐步實現了固定保障向應急機動保障邁進,平面保障向立體支援保障的跨越。目前,空軍已初步完成與全疆域機動作戰相適應、與新武器裝備發展相配套、與作戰訓練任務要求相一致綜合保障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