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對信息化戰爭的認識不斷深入,武器裝備正在走向無縫化鏈接,這帶來了武器裝備的系列化。陸戰武器裝備有了主戰坦克、履帶式步戰車、輪式步戰車、兩栖步戰車、傘兵步戰車等系列化車輛,有了各型口徑的履帶自行加榴炮、輕式迫擊炮、輕式突擊炮、遠程火箭炮、反坦克導彈發射車、彈炮合一的自行防空系統等系列化火力打擊力量。甚至,後勤保障的車輛也達到了系列化,比如,後勤裝備方隊有了野戰手術車、主食加工車、淨水車、加油車、重型站台車等。這是大聯勤思想催生了後勤保障系列化車輛體系的出現。
安全威脅的逼迫
近年來,美國對華施加的核威脅不斷升級。2001年,美國在關島部署了攜帶空射巡航導彈的B-52戰略轟炸機。這種飛機可以在12小時內出動,火力能夠覆蓋中國東南沿海地區。2004年,美國三艘“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進駐關島。2007年,美國向關島部署了新型的“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該型潛艇每艘可裝載154枚“戰斧”式巡航導彈,可對1000公里以外的目標進行打擊。2008年,美國“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接替結束任務返回國內的常規動力航母“小鷹”號,使日本開始有了第一艘駐防的核動力航母……
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頻頻出手,嚴重威脅著中國的軍事安全。這種威脅,不僅來自於其空中力量,也來自於其海上力量,甚至來自於其由海向陸的力量。
在國際軍事舞台上,中國堅持防禦性的國防政策,不與其他國家搞軍備競賽,但是,針對這樣的威脅,中國也在有步驟地發展戰略能力。
在力量體系上,中國加大了各種不接觸作戰武器裝備的構建。海軍近年來積極推進新型作戰能力建設,一大批新型潛艇、巡護艦和飛機等主戰武器裝備部隊,新型的艦空導彈、反艦導彈和岸艦導彈等在未來戰爭中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空軍的地空導彈基本形成了以新型導彈為骨幹的作戰力量體系,具備遠、中、近相銜接,高、中、低相結合,防空反導兼備的防空作戰能力,裝備由單一型號向多種型號發展。
陸上,中國發展了巡航導彈,它們航程遠、精度高,能夠低空飛行、隱蔽空防、連續突擊。陸基巡航導彈填補了解放軍導彈作戰體系中的一項空白,使導彈作戰體系基本上實現了“無縫”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