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軍事專家:國慶大閱兵將成中國空軍轉型契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4 13:55:19  


 
  專家解析:

  在總結“沙漠風暴”、“精選力量”、“持久自由”等近十多年來的幾場高技術戰爭特點後,學者馬權感到,空天戰場已成為各種火力投放和實施遠距離機動的主要空間,而空中力量將成為空天戰場的主導,決定戰爭的結局,影響著國家安全,危險性非比尋常。

  在海灣戰爭結束後的戰俘審訊中,率部投降的伊拉克某營長告知投降的原因是“害怕B-52的轟炸”。美軍人員查詢作戰紀錄後質疑:“B-52並沒有轟炸過你部防區。”這位營長解釋道:“可我見過B-52轟炸過的陣地!”事實充分表明,空天力量已成為戰場最強有力的心理打擊兵器和戰略威懾力量。

  戰例2

  1982年英阿馬島戰爭,空中力量擊毀的艦艇數量大大超過了艦艇擊毀的艦艇數量,占擊毀總數的90%;

  1999年3月24日起,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共動用1286架各型飛機,對南聯盟持續空襲78天,造成大量人員傷亡,迫使南聯盟接受科索沃“自治”。

  專家解析:

  空軍指揮學院科研部副部長王明亮認為,在現代戰爭中,空天力量成為火力打擊的“倍增器”,是對敵實施物質摧毀的重要力量。

  學者杜岳杭認為,在今天這個時代,技術代差對空軍具有致命性,空天失衡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不戰自敗。如果說,在陸戰場,地形地物是弱者的“救世主”的話,那麼在空戰場,“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正因為如此,現代軍事強國不遺餘力將資源投向空天,鞏固空天領域的優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