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精銳盡出 為中國崛起保駕護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9-30 10:19:20  


本次國慶閱兵有十四個徒步方隊,卅個裝備方隊及十二個空中梯隊受閱,武器裝備全係國造。
  中評社台北9月30日電/大陸十月一日將舉行建政以來規模最盛大的國慶閱兵。在當天升旗儀式中,國旗護衛隊從出場走到國旗杆基座,共正步邁出一六九步,寓意中國從一八四○年鴉片戰爭起,一百六十九年由衰轉盛的艱辛歷程,並經由這次閱兵向世人展示中國獨立自主的國防力量,不僅能拒敵於境外,更能為中國崛起保駕護航。 

  中國時報報道,本次國慶閱兵有十四個徒步方隊,卅個裝備方隊及十二個空中梯隊受閱,武器裝備全係國造。 

  武裝體系全出動 展現動員力 

  就日前演練曝光所示,一些主戰裝備如東風系列彈道飛彈以前也出現過,但這次都是改良型,射程和精度明顯提高;大型空中預警機橫空出世,代表解放軍空地一體聯合作戰已具規模;新型戰機如殲-10、殲-11B等首度登場,精銳盡出,吸引全球目光。 

  分列式當天上午,先由十四個徒步方隊依次通過天安門廣場,從陸、海、空、二砲(戰略飛彈部隊)、武警到預備役和民兵,涵蓋中共整個武裝力量體系,透過預備役和民兵展現,說明在二百卅萬正規軍之外,大陸擁有厚實的國防動員能力,平時肩負救災搶險等“非戰爭軍事行動”,戰時立即戰備動員。 

  特種兵 信息化戰爭偵察尖兵 

  徒步方隊中,首次出現又最引人矚目的是“特種兵方隊”,其主要職能除突襲殲敵,更多是為戰術、戰略偵察,是信息化戰爭的尖兵,他們的出現不僅告示人海戰術時代的結束,也為“點穴戰”和“斬首戰”提供新的註解。 

  裝備方隊由各式車輛裝載全軍主戰裝備依序入場。除新式主戰坦克、火砲和防空、反艦飛彈外,最受軍事專家關注的是衛星通信、無人機、電子對抗和機動雷達分隊,這些是信息化作戰的先決要素,也是構成監視、偵察和情報(ISR)關鍵所在。專家指出,這次閱兵中共展示如上裝備,說明其作戰觀念已改變,“制信息權”位居首要地位。 

  避鋒芒 保留洲際戰略核武 

  就突防能力而言,東風系列戰術、戰略飛彈首當無愧,是中共最重要的制敵利器。但專家發現,中共在這次閱兵展示的東風系列如東風-15B、11A、21C乃至巡弋飛彈,主要以近、中程飛彈為主,有效投射在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關島)之間,往南則涵蓋南海。這是目前中共投射能力可及的地緣戰略範圍,加大防衛縱深又不危及美國利益,不失為穩健武器展示,若拿出射程超過萬里的東風-41或潛射巨浪-2型洲際飛彈,恐引起西方聯想,不利“和平崛起”的形象。 

  空警機 指管在天決勝千里 

  空中梯隊方面,大型預警機是本次閱兵最大亮點之一,故選它為前導機,而上次閱兵的前導機是轟炸機,兩相對照,可見中共對信息化作戰的認識相當成熟,以監視偵察和指揮控制先決勝負,轟炸機不過是打機選項之一,有了預警機,形成空地一體,指管在天,決勝於千里之外。 

  不過,這次閱兵並未推出蘇-30戰轟機,顯然有些保留,不願鋒芒畢露。空中梯隊最後由女飛行員駕駛戰鬥教練機飛過天安門廣場,為整個閱兵和分列式劃下句點,前後共六十六分鐘,隱喻六六大順;閱兵選定五十六個分梯隊,代表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取民族團結、萬眾一心之意。


    相關專題: 新中國成立60周年 大閱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