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培養戰鬥機女飛行員是現代軍事行動的需要
——訪空軍航空醫學專家耿喜臣
人物簡介:耿喜臣,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訓練科研部副部長,空軍航空醫學專家、博士生導師。2001年被評為首批空軍高層次人才,2005年被聘為空軍級專家,2006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記者:女性能否勝任戰鬥機駕駛工作?
耿喜臣:飛行的特殊性,要求飛行人員必須同時具備良好的靈敏協調反應能力、空間定向能力、抗荷能力、飛行耐力、航空環境適應能力等。就目前各國的研究成果來看,女性完全可以勝任戰鬥機駕駛工作,男女之間僅僅存在著細微的可疑的操作差別。比如,女性對運動病、放射性和減壓病的敏感性可能比男性更大,但她們對高空缺氧的耐力更強。
記者:我國已培養7批女飛行員,為什麼直到現在才培養女性戰鬥機飛行員?
耿喜臣:過去,由於戰鬥機座艙環境惡劣,飛行員只能由男性擔任。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實力的增強,特別是中國現有戰鬥機座艙環境建設已步入世界先進水平,經過訓練的女性完全可以適應座艙環境。比如,過去戰鬥機的操縱杆在大載荷情況下,有的男性飛行員都需要用兩只手才能把它拉起來,而現在的戰鬥機是電傳操縱,非常便於操控,這給女性駕駛提供了很大方便。
記者:有人說,培養戰鬥機女飛行員代表著一個國家航空技術水平,你怎麼看?
耿喜臣:從某種程度上,可以這麼說。女性戰鬥機飛行員的培養,標誌著飛行員訓練體系的完備、訓練理念的進步。50多年來,我國空軍已積累大量的女飛行員培訓經驗,尤其在女飛行員體能訓練方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做法,完全具備了獨立培養戰鬥機女飛行員的能力。同時,培養戰鬥機女飛行員還可為國家航天發展儲備人才,是中國航天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 |